首页 -> 2008年第9期

扼腕惜稼轩

作者:徐扬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一生的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有词评家赞:“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在辛弃疾的作品里,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艺术成就最高的亦是爱国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就选有辛弃疾的两首爱国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而使广大学生能一睹辛词风采。
  先说《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词这样写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174年,清秋萧萧,词人怀着满腹忧愁踏登建康赏心亭,在漫无边际的苍凉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落寞万千。他不愿像季鹰那样退隐安居,也不愿像许汜那般谋一己之利,而是念念不忘那片数十年前就被金人掠走的国土,奈何年华如水流逝十二载,仍不能策马持剑北上抗金,情何以堪!
  在这首词中,读者不难感受到词人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辛弃疾作此词前的人生经历,也许能够更深地体会到词人在词中字字珠泪的伤痛。
  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入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了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的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于是,强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敌报国的愿望早早地就在他小小的心里生根发芽。因此,当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时,年仅22岁的辛弃疾便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起义胜利后,他又果断地率部投奔耿京起义军以壮大抗金力量,同时,力劝耿京归宋,共谋大业。1162年,辛弃疾在南渡联系归宋事宜的返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起义军被出卖”这一消息后,怒火万丈,他率领50余名骑兵,奇袭5万士兵驻扎的金营,生生擒回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应该说,这段时期是辛弃疾一生中最为痛快、最为绚烂的时光。战马上的辛弃疾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何等神采!战场上的辛弃疾叱咤风云,英明果敢,又是何等气魄!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辛弃疾的领军生涯虽然短暂,但这期间,他在决策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略,这些无不证明辛弃疾是一个异常优秀的军事人才。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如果后来辛弃疾能如愿率领朝廷大军北上,收复失地也许真能成为事实。
  然而,1162年,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辛弃疾还是被安在了地方官场。尽管他励精图治,政绩卓著,可毕竟是地方官员,安抚得了地方百姓,又如何能安抚尚在金兵足下挣扎的苍生?雄才大略的辛弃疾是不满足的。因此,当时间流转至1174年秋天,词人站在建康赏心亭上,目之所及尽是萧索颓败的景象,一如自己当时的处境,在那一刻,对收复故土的心焦以及为官十多年来的英雄失路之悲与壮士闲置的愤懑便自肺腑汩汩而出,凝成泪迹斑斑的词作。
  如果说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我们听得见辛弃疾的哭泣,那么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则可看见辛弃疾的心口有涓血在流,血流无声,那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沉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这样子写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该词作于1205年,这年,辛弃疾66岁。全词借古讽今,上片“意在恢复,故追述孙刘”;追述孙刘,即是批判“三国两晋形势与今日不同”,“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的苟合派论调。下片意在慎兵,故感慨宋文帝;感慨宋文帝即是提醒当局不要重蹈草率用兵而失败的覆辙。最后感伤廉颇,感伤廉颇即是感伤自己生不逢时,不得重用。为官四十三年,须稀发白的辛弃疾所思所叹,还是北上抗金,收复失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成了辛弃疾无以疗愈的隐痛,年纪愈长,伤口愈深。
  再让我们一起回首看看,从1162年到1205年,在远离烽烟的官场,辛弃疾为“北伐复国”这个人生唯一的梦想作过多少努力:
  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像《美芹十论》、《九议》,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然而,意见不被采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他宦迹无常,但每次都政绩斐然。最让人乍舌的一次是,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名义上是为维护地方治安,实质上是出于震慑金人并为北伐准备力量的考虑,创建“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金人果然对此很是害怕,称之为“虎儿军”。
  他两次遭弹劾,被迫归隐江西18年。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闲淡写在脸上,待提笔作词,人们方才看到,对国家的担忧藏在骨里。
  1203年,一张圣旨,让这位64岁高龄皱纹横生的老头又雄赳赳气昂昂地为朝廷效力去了,如此,才有了两年之后带着浓重感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金兵一日不退,辛弃疾就一日不会停止对北伐的期待,可怜可敬的辛弃疾临死之前,还在用生命的最后一份力气大声叫喊:“杀贼!杀贼!杀贼!杀……”
  北伐复国,这个几十年不死的梦,辛弃疾穷尽一生去追逐,到头来,梦依然是梦。但真正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辛弃疾既有抱负,又有才能,有努力,更有坚持,就等朝廷的一纸诏令,而诏令始终远离辛弃疾。“袖中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也补不成啊?“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峨眉”,何况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报国欲死无战场”,这是一个英雄的不幸,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凉。
  也许令辛弃疾稍微可以欣慰一些的是,他“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留下不朽之作,一片丹心昭示并感染后人。透过篇篇词作,我们依稀可以看见辛弃疾的赤诚肝胆,那便是可敬的人生。
  
  徐扬眉,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八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