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史记·李将军列传》的选材特色

作者:顾庆文




  《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曾被梁启超列为《史记》十大文学名篇之一。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他戎马一生,为西汉王朝立下了辉煌功勋。司马迁写作《李将军列传》的意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描述李广的军事才能、优秀品性和独特个性,塑造出“飞将军”的鲜明形象。第二、突出李广的不幸命运,记叙他虽然战功赫赫,却终生没能得到封侯,竟至被迫自刎身死的遭遇,暗示最高统治者的赏罚不公、刻薄寡恩,是造成李广一生悲剧的根本原因。第三、表达作者对李广才略、人品的钦佩赞颂和对李广遭遇的同情惋惜之意。为体现这一写作意图,司马迁对材料进行了精心挑选。在对上郡遭遇战等四个战例和其他主要事件的描述过程中,作者还特别注意到对细节的刻画和对琐事的选择。
  
  一、多处细节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非常重要,常常能起到以微见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节虽然细小,但它可以丰富文
  章内容,刻画人物性格,映衬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细节好比珍珠,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一串项链熠熠生辉。”①《李将军列传》中的细节描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出现在具体事例的记叙中,另一部分集中在对李广生平的概述中。
  在对具体事例的记叙中,司马迁尤其注意对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刻画。例如“雁门出击战”,作者只用“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十字概述了战斗的经过,而把重点放在了刻画李广逃脱的惊险过程。“单于素问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作者先交待了李广被俘却没有被立即杀害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威望。“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这是讲李广当时的危险困境,似乎已无望生还,从写法上看是有意蓄势。紧接着作者写道:“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行取忽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作者一连用了十几个动词刻画描写李广逃脱的过程,险象环生,扣人心弦,集中展现了李广身处危急时刻,机智勇猛、善骑善射的过人能力。再比如“从卫青击匈奴”一战,战后卫青派人向李广调查右军迷路的情况,被李广拒绝,又责令李广手下人去对质。这时李广说道:“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李广对卫青刁难自己部下感到愤怒,更对自己的结局已做打算。李广来到卫青帐内,对其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言罢即拔刀自杀了。李广人生最后的这句绝唱,司马迁原样记下,一方面表现出李广对自己人生的彻底绝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李广不堪耻辱,宁折不弯的刚烈个性。李广以死演绎了生的尊严,令人无限叹息。
  司马迁对李广一生的介绍大多是概述的,但在概述的同时,对关键的细节也作了刻画描写。在全文开篇介绍李广家世和特点时,作者刻意记下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以及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这两句对李广的评价,揭示了全篇的主旨,也为下文叙述李广一生坎坷遭遇埋下了伏笔。在对比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治军特点时,作者写道:“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将李广与程不识的行军、宿营、警戒等各方面的具体做法都不厌其烦一一对比,从而突出了李广治军简易灵活、粗中有细的特点。妙处还在于,李广如此带兵,却“未尝遇害”,这就更加显示出他的胆略才华。文中还写到日常生活中的李广“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这一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李广作为带兵将领,在日常生活中不失其军人本色。文中写李广轻财爱兵,“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李广爱兵如子的特点,通过这些细节得到了具体表现。
  
  二、三件琐事
  
  《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有关李广生平中的小事有三件,事情虽小,对于全面塑造李广形象、表现李广个性却非常重要。第一、怒杀霸陵尉。李广在雁门出击战后被判死罪,赎为庶人,赋闲在家数年。一次他带人出外打猎,回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因为喝醉酒,没认出李广,以“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为理由,阻止李广通过。不久以后,李广被招拜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重新有了权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按理,霸陵尉是执行规定,并没有错,况且又在醉酒中,“有眼不识泰山”,即便对李广有所冒犯,李广也应原谅才对,可是李广却怀恨在心,最终杀了霸陵尉。落魄之人往往敏感多疑,内心郁闷可想而知。李广当时对霸陵尉不让自己通行的做法感到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身为名将,本不该和无名小吏计较,更不该杀人以解心头之恨。“杀霸陵尉之事是李广自负其能所形成的目空一切的心理在作祟,是以此来维护其狭隘自尊心的典型表现。”②“杀霸陵尉一事说明李广不能忍受丝毫侮辱,缺乏‘肚里能撑船’的宰相风度。”③历来对此事件的评论多集中在李广的心胸气度方面。其实这件事情与其说是反映了李广心胸狭窄、缺乏应有的大将风度,不如说是反映出李广个性中的鲁莽草率、刚烈暴躁、负能使气的弱点更为准确,这才是司马迁选取这一事件的本意。李广本人对杀霸陵尉之事也很后悔,曾跑到汉武帝那里负荆请罪,被武帝训斥。这就是李广,简单彻底,坦荡无忌,怒起来可以杀人自刭,悔起来也是痛彻心肺。司马迁这样写李广,不仅无损于李广的英雄形象,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本色李广。
  第二、中石没镞。“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件事历来被人津津乐道,朱光潜先生甚至拿这一段作为写文章所必须的炼字的经典范例,认为其中的几个“石”字不多不少,妙不可言。④大家谈起此事,大多认为这体现了李广的爱射善射、力大无比的特点。其实这种认识是对司马迁选用此事的误解。李广的爱射善射全文已多次体现,无需在此再做强调。李广射箭,通常“非在数十步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几十步内射中一只老虎,无论是石虎还是真虎,都不能说明箭法有多高超。除去第一箭,再连续几箭射过去,都不能“复入石也”,这不仅不能说明李广“力大无比”,简直可以说明其“力小无比”了。其实司马迁已经写得很清楚,“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可见能否“中石没镞”,关键在于“虎”、“石”之别。石头是客观物件,没人对着它发狠;而虎却不一样,你不射它,它就吃你,正如仇敌一样。李广正是拿出面对敌人时的勇气和力量射出第一箭的,这一箭力拔山兮气盖世,是李广嫉恶如仇、奋勇杀敌的高贵品质的集中写照。中石没镞这件事并不像后来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记南霁云“抽箭射塔”那样有据可查,南霁云射中佛塔的那枚箭在风雨中摇曳三十年,韩愈亲眼见过,真实可信。李广中石没镞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司马迁也并没有过多考证,尽管如此,这件事背后所传达出的李广的精神品质却是耀耀生辉的,这才是司马迁选用此事的真正用意所在。
  第三、李广算命。李广对自己一直不得封侯感到不解,曾找看天算命的王朔解答这个疑问。李广诘问道:“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也?且故命也?”这既是李广对自身命运的困惑不解,更是他对命运的抗争控诉。王朔的解释有无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像李广这样一位英勇无畏、刚烈无忌的将领竟被逼迫到向算命先生去寻求造成自己不得封赏的解释,这件事本身就是李广不幸命运的再次印证,更是对他所处时代、社会的莫大嘲讽。
  
  注释:
  ①徐中玉.《新编大学写作》8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②高兵.《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齐鲁学刊》1995年第1期
  ③陈筱芳.《李广难封浅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咬文嚼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年
  
  顾庆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