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浅释
作者:冯海英
一、漂零的感伤情调
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归不能的苦恼心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
词的上片,以景衬情。时值暮春,先写眼前之景,从大处落墨。天上,天气甚好,晴朗的天气如碧蓝的帷幕垂落在四面八方的地平线;地上,芳草萋萋,一片青绿,远与天连。“芳草天涯”正写出了天边的客思。芳草喻离情,慨远游,古人有诗云:“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境惆怅,感伤。而“劝君”句更似有难言苦衷,“劝你不要登上楼的最高层,因为登高望远,将会触动乡愁。”措辞更委婉,思念故乡之情更沉郁。
下片转从小处落墨,“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也化成泥土,被燕子衔到梁上筑巢了”,此极写光阴之迅疾,年华之易逝,而他乡游子仍未能回。末句借林外杜鹃的声声哀鸣来点破全篇的沉寂,也表达了“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欲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由此可见,这种低沉感伤,漂零失意的情绪一直成为统领全篇的感情基调。
周邦彦的一生虽然没有遭受苏门词人那样沉重的打击迫害,但仕途却并不得意,他浮沉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流落的辛酸。“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正是他生活处境和心境的自白,而“漂零不偶”,羁旅行役之感也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这种漂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是周词的情感基调,即使是重返汴京在朝中作官时,他的心情也一直是压抑苦闷的,词中充满着“谁识京华倦客”的孤独和“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漂泊”的悲伤,潜在地反映出北宋亡国前夕士大夫悲观失望的心理。
二、典范的词作艺术
周邦彦的词在艺术表达方面颇有成就,《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正体现了周词艺术技巧的独到之处。
首先,这首词音律和谐,结构严谨而又有变化。《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词的上、下片都是三个七言句,词家谓之“三只脚”,既板又险,是较难对付的词牌之一。邦彦此作,采用上、下片相同结构,都是两句对仗带一单句,可谓以板对板,而在句子结构中略加变化,两个对仗句不甚工整,上、下片对仗方式之间差异鲜明,单句与对仗句之间的呼应关系亦明显不同,上片用一“梯”贯结两“楼”,下片用“鹃”呼应“花”、“笋”,这就避免了死板。
其次,笔触细腻入微,情景交融。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以写景起结,使文章别有韵味。写景开头,平平写起,淡淡说来,为全词的抒情定下了基调,以景语结尾。使词具有含蓄深远的意味。词中单句都用作抒情,且颇有力度,如“劝君”句之声情高亢,“忍听”句之辞情凄厉,皆足以与写景之对仗句旗鼓相当。
第三,联想巧妙,比喻深刻。
词中由暮春特有之景物“芳草”引发联想,比喻抒发游子思乡之情,又由“新笋成竹”“落花成泥”这些意象来阐发羁旅难归之情,最后用“杜鹃悲啼”来直抒胸臆,可谓淋漓尽致,自然浑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位词人极善于通过复杂的联想及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细致的内心活动的基本特征,显示了周邦彦作品的艺术特色。
周邦彦擅长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人和事,通过复杂的曲折的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从而表达自己宛转含蓄的情思。这种“浑厚和雅”“无一点市井气”的造诣正表明了他既不同于柳永,更绝异于苏轼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他精通音律,下字用韵,皆有法度。词美、律严、字工,堪称词作艺术的典范。
其实,从这首词我们也可看出周邦彦这个有一定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的思想方面的价值并不高,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太狭隘,政治感情太冷淡。他生活在北宋王朝盛极而衰,逐渐走向没落,人民在内忧外患之中日益困苦的时期,他死后才六年,北宋王朝就在金人的侵略下颠覆。他晚年在杭州时,正值方腊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怒潮。然而,这一切在周词中却毫无反映,连暗示也没有。他所关心和注意的,仍只不过如此词中所提及的羁旅行役和个人得失之感。他是无意也无力去反映当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我们联系北宋末年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考察,这样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竟然未能在其作品中反映时代的主要风貌,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陷。但是周邦彦的词确实格律法度极为精审,为后世词人的规范,周济《宋四家词选》首列周邦彦,认为如诗国里的杜甫,在词坛上,周邦彦是“集大成者”。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也同样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就如他的作品格律精细,无与伦比。这都是从艺术技巧上着眼的评价。
参考资料:
[1]孙虹,任翌.周邦彦词选[M]. 中华书局,2005.
[2]周邦彦著.孙安邦,孙蓓解评.周邦彦集[M].山西古藉出版社,2007.
冯海英,女,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