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从《在山的那边》的知识教学说起
作者:陈兴盛
师: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生(齐):在山的那边是海。
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生:“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
师:请同学们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的向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生: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在多数教师的观念中,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有确定性,属于客观的真理。这种知识观极大的影响着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行为。它把知识看作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是外在的客观真理,强调知识的客观性、静止性以及封闭性。于是在课程中,课程知识也是静止的、客观的、自足的,与人的心灵相异的,课程知识是等待学生去占有的客观对象物。象上面这段教学实录,“山”与“海”的知识,应该是已经在过去漫长的社会实践中被确认的客观的真理性的东西,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所谓的知识也就足够了,如果是这样,教师也不需要引导学生去找寻它的内在含义了,学生也没必要对这种静态的课程知识付出自己心灵的参与和体验,从而得出新的感悟。学生也不可能读了这首诗后,还能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哲理,而可能仅把它看做一个孩子爬过大山找寻大海的故事了!很显然,这不是作者写这首诗的初衷。
而目前教师所持有的这种外在的、客观真理性的知识观在教师的课程观与教学行为中所表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众多的。那么我们教师当前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呢?下面我们分别从知识的本质观、知识的价值观以及知识的获得观三个方面来看。
1、知识的本质观
从知识的本质观来看,我们教师主要要突破两个对知识的看法,一是认为知识是外在的客观的,二是认为知识是确定性的真理,只有突破了这两个症结,才会对课程与教学有新的认识。
在多数人的眼中,知识都是外在的,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人们的学习就是要学习人们已经积累起来的这些“认识和经验”。我们不能完全排除知识的存在表现形式有其客观性,但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人类的主观知识,或者说生命化的知识。况且书本知识也是人类主观知识的客体化,只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人类最初的知识来源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建构”,并没有生来就有的客观知识。所以知识绝对不会是客观的,或者说不会仅仅只是客观的,而是内在于人类的主观建构。
另外,大多数人认为知识是确定的真理,正因为它是真理,我们不需要怀疑,只需要学习,记住,以后可以用就行。我们教师的传授教学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就基本上是处在这样的知识观支配下的行为。
其实我们说知识并不是确定性的真理,是允许人们进行怀疑与批判的,是允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的。同样,在我们的课程知识中,也应该允许不同的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怀疑和批判。而不能够只要求学生记住了理解了,到时候会应付考试了就行。如果这样,那我们的教育是永远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的。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中消解了把知识看作是外在的客观真理以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才会有更大的自由的空间,才不会受外在知识的驾御与控制。
2、知识的价值观
我们的教育活动,包括我们的知识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其最终价值是指向培养完善的“人”,一切都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或者只是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学习知识。
但是在我们传统的知识观,以及由此而诞生的教学观中,尽量的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成了教学的唯一或者说主要目的,学生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了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的问题”,人成了一个被动的人,成了吸收外来知识的容器,人被客体化了,知识成了占有物。学校就是生产这些知识包裹的工厂,学生不是把学过的东西塞进记忆里,就是小心翼翼地保存在他们的笔记本里。所有被客体化了的人,都不可能有精神上的自由,甚至也没有身体的自由。知识作为一个对象物被消化,而不是作为一种思想被体认;其更高目标是拥有“更多的知识”,而不是探究“更深的知识”,即发现知识的更深的意味。这种学习使人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其心灵却日益走向封闭,个体的精神日渐枯萎,人不再是创造性的和自由的。我们说这种知识的学习不是指向人的发展,而是对人的异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不只在于使人获得一种特定的、终生不变的职业,而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因而“谋求职业的动机”不能高于“对学习者学习渴望的满足”。
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准备的,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成“人”的手段与过程。而人不能仅仅只是一个“知识人”,他还必须是一个智慧人,是一个情感人,是一个精神上的自由人,而不能是抱着无数的知识却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游魂”!
3、知识的获得观
知识的获得观我们从两个层次来看,其一是知识获得的方式,其二是知识获得的程度标准。学生知识的获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内化与主动生成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把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里面包括两个过程:同化与整合。同化的过程就是把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来已经有的知识结构联接起来,使得原有知识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充。知识的整合过程就是主体有意识地对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统整,对新旧知识之间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使之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只有经过同化与整合,知识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才能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的获得还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这种知识的生成过程,就不单是外在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学习者对外在世界的一个主动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他们对世界的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从而获得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意义。可以从《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中找到印证。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学游泳,每次练习比赛我都落在最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攀过这座山。别人练两小时,我练四小时,别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终于一步步爬上了山顶,取得了第一名。读了这首诗让我想起自己这段经历,我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海,这是我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结果。
师: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难时,也一定能想到这次难忘的游泳经验。还有其他的经历吗?
生:我要讲的是半年前……
学生在学习了诗歌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对困难、对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他们在学习这首诗歌后获得了自己的知识和意义,完成了知识的同化和整合,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知识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知识对我自身的发展有何意义,主要从知识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角度来把握所学知识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盲目的、无目的地掌握来自外界的知识。而不思考这些知识到底对自己有何意义的问题,否则就很容易走向被知识控制与异化。知识的获得应该最终促成人走向完整与发展,实现人作为“人”的生成!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单面的“知识人”。
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对自己的知识观进行重建,那么对课程的看法,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就会显露出另一番新天地!
陈兴盛,华东师范大学05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