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诗词教学应该重视“三炼”

作者:张国鹏




  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词是一种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恰当表达丰富内容和情感又极富美感意味的文学文体。所以从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人手来鉴赏中学古典诗词,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鉴赏的重点之一。我在这里只就诗词语言表现手法中的炼字、炼句和炼意谈谈认识。
  一、炼字。唐人皮日休讲:“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就诗的语言而言,不管是工丽,还是质朴,常常都不是诗人信手拈来之举,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有的结果。凡有佳作流传于世的诗人,大都有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经历。譬如诗圣杜甫就曾讲过“清词丽句必为邻”、“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他自己写诗也常是“新诗改罢自长吟”、“意匠惨淡经营中”。
  这里有一则故事,足见诗之语言在炼字方面的重要。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载:“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事实上,“绿”不仅比“到”、“过”、“人”、“满”等色彩鲜明,更能表现出春天的景象,而且在诗意上可与下旬“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所以,着一“绿”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动态美,而且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许多联想,让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日体会到的春意蓬勃的景象放进诗意之中,越嚼越有昧。
  二、炼句。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矣。”何为佳句?“清畅流利、铿锵悦耳、色彩明丽、意味隽永”是也。采撷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中两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略作分析:前句是俯察,后句为仰观,本都是极平常的景物,但却体物入微,写得极合情理。明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赞其佳处说:“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为,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从这二句诗中,学生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
  三、炼意。古代诗人在炼字、炼句的同时,也很注意炼意。这是因为诗毕竟是“以意为主”的,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炼字、炼句,最后都应归于炼意。例如温庭筠五律《商山早行》中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茅店”、“板桥”,说明诗人是客居在“商山”的一个山僻小镇。“鸡声”虽已点明是晨起“早行”,但并未尽意,遂又在两句末尾分别用了一个“月”、“霜”,说月亮还挂在天边,板桥上正结满一层厚霜。有此二字,境界全出。“早行”之“早”得到了强调、突出,且更富有画意。披月踩霜的早行之苦,也在景物描写中得到了体现。所以被欧阳修作为论证“意新语工”的范例:“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例如杜甫《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在杜甫这首诗中,“诗眼”是“孤”;“诗骨”是“飞鸣声念群”。“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两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故此,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重视挖掘诗词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