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刘 荣

文章精要,收到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功效。
  第四,采取以情悟文读书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读、善读,带着感情读,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味,做到“披文以人情”。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以读激情,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知”与“情”相互渗透,收到教学上“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自然渗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读”贵在悟道:在读中促能,在读中明理。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自己“导读有术”、引导学生“读得有法”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即在读的过程中“促能”、 “明理”、“导行”。
  一是在读中促能。即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后,激发了“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主动质疑、探疑、解疑。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心,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是在读中明理。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和道德熏陶的过程。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分清真、善、美及假、恶、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语文课其实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教学。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在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时,一定要自觉地、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文中精彩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来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从而发挥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
  如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能激发学生对伟人逝去的沉痛悼念和敬仰之情;教读《桂林山水》和《香山红叶》、《晋祠》等,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教读《孔乙己》、《狂人日记》能激发学生对“人吃人”的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憎恨;教读《雨巷》、《荷塘月色》能激发学生体验诗文中的那份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惆怅和淡淡的失落所营造的美感;教读《琵琶行》能激发学生对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的深切同情……
  三是在读中导行。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令人最头痛的事莫过于学生之间为了一些日常琐事,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甚至伤害学生感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从而失去了对班主任所教授课的兴趣,影响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前途。为此,我结合《将相和》一课的学习,以蔺相如顾全大局、团结谦让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导行,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激发他们主动讲和,消除误会,从而卸下心理包袱,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总之,语文教学贵在“读”字上下功夫,它不仅需要教师“导读有术”,更需要学生“读书得法”,而且要“读有所得”。因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只是教师讲懂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