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作者:周玉红
教师要有一定的朗读水平。要真正地实施朗读教学,教师必须首先练好自身的朗读基本功,成为学生朗读的榜样。具备了这个重要的条件,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地开展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朗读有一定的技巧,朗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巧。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
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分五级:篇名、小标题与正文之间、段与段之间停三拍;句号、问号、叹号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长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有的应适当停顿,根据作者在句中所表现的感情也要作出相应的处理。重音就是把句中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以示强调。重要的词语要在具体的句中体会确定,按常规讲,句中的主语、动词谓语、修饰限制的定语要读重一些,复句中关键词语要读重一些,感情色彩比较强的词语要读重一些。语调的变化是用来表示不同的感情,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折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示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慷慨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示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示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要用曲折调;表示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用平调。语速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交代、说明性的内容,含有庄重、尊敬、沉郁、悲哀、凄凉的内容,描写幽静环境、秀丽景色的内容要读得缓慢;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对话的内容,慷慨陈词的内容,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恐怖、惊愕等内容要读得急促。
引导学生多读多练。朗读教学的突出特征是多安排学生读,以多种形式反复不断地让学生练,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陶冶情操,提高朗读的水平。朗读教学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教材上精选了朱自清、老舍、鲁迅、毛泽东等一批语言大师们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教学的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教师范读,学生循声朗读。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学生听了教师的范读以后,会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从而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2.背诵朗读。这种方法就是通堂朗读,达到背诵。像唐诗、学生喜欢的一些现、当代诗歌等,语言优美的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等,很值得学生背诵。这类作品教学,完全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背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欣赏性朗读。就是放录音或录像,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朗读。这对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帮助很大。这种方法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4.模仿播音朗读。一些议论性的作品,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宜让学生模仿广播、电视优秀播音员的播音去朗读。现在广播、电视很普及,学生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是很熟悉的。教师一提出让学生模仿,学生会很感兴趣,脑中会很快形成清晰的朗读标准,并且会努力去做。
5.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来品味,自然而然地读出“文采”来。
6.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增添情景交融的氛围,学生们在朗读时感情才能更加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
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并使之成为自觉。针对部分学生不愿读、不愿背的现状,在教学中多布置背诵是促使学生多朗读的好方法。背诵要重在检查,尤其是要检查那些不大喜欢朗读的学生。检查背诵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走过场,要做到学生人人过关。久而久之,学生背诵朗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朗读的水平也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