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小议欲抑先扬的写作方法
作者:张兆华
要认识清楚这两种形式,首先必须认清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作者写作目的的不同。
如果一篇文章中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褒扬,那么,就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这种写作方法,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跳高一样。标竿前,如果运动员直立向上跳,必然跳得不高;他只有缩身屈体,压低姿势,一跃而起,才能达到满意的高度。
如果文章中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贬抑,那么,就可以运用“欲抑先扬”的方法。我们既然把“欲扬先抑”比作运动员跳高,那么,“欲抑先扬”就好比运动员跳水。比赛时,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如果径直跳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他惟有先弹跳“扬”起到一定的高度,然后身体下落,才能完成规定的动作,跳出理想的成绩。
下面我们结合实际例子分析、认识“欲抑先扬”方法的运用。
1、一部作品中,贬抑一个人物而运用“欲抑先扬”方法的,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维护者,是一个可笑、可怜又可恨的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通过塑造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揭露沙皇专制统治的罪恶,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唤醒人们起来进行斗争。
小说中,作者为了达到彻底批判别里科夫的目的,从生活习性日常行为、内心世界等方面对其进行描写贬“抑”。仅此不足,作者又“抑”一笔,让别里科夫最后死去。
作者写别里科夫之死,运用的是“欲抑先扬”方法。小说中,别里科夫处处表现的不可救药。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毫无人情味的人物,居然与漂亮、热情、充满青春气息的姑娘华连卡恋爱了。作者把别里科夫高高“扬”了起来。就在纷纷传言别里科夫将要结婚的时候,由于谈话言语不合,被华连卡的弟弟一推,他乒乒乓乓滚下楼梯。在华连卡哈哈大笑声中,别里科夫一病不起,终于死去。至此,作者又重重地把别里科夫从高空摔到地上,达到了“抑”的目的。
2、一部作品中,贬抑一件事情而运用“欲抑先扬”方法的,可以用《赤壁之战》里曹操军队惨败作为例子。
《资治通鉴》中叙写赤壁之战有详有略。详写战前,略写战时。写战前,主要是在“扬”曹军之强大。曹操大军直指荆州,“晨夜兼行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鲁肃劝刘备去投孙权,此可谓一“扬”。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向孙权求救,并假意劝孙权投降曹操,称“破荆州,威镇四海”,此可谓二“扬”。曹操遗书孙权宣战,号称大军八十万。“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众臣除鲁肃一人之外无不言降,此可谓三“扬”。
然而,作者真正写赤壁之战的过程,不足三百字。黄盖诈降,火烧战船,延及营落,曹军大败而逃。一场大战,轻而易举结束。曹军如此强大,而又如此不堪一击,作者“抑”笔之力显现出来。
3、一篇文章,不是叙写一件事的,也不是记写一个人的,而是通过叙事记人进行议论阐明一种道理的,同样可以运用“欲抑先扬”方法。贾谊的《过秦论》便是如此。
《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散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通过议论秦王朝的过失,总结历史教训,阐明统治者只有施行仁义才能治理好国家、守住天下的道理。文章一共五段内容,其中前四段写史,后一段议论。前四段中,首三段是在“扬”,后一段是在“抑”。
第一段写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秦国开始兴盛;第二段写秦孝公之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攻城略地,秦国强大;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中国,平定天下。作者用三段篇幅重墨浓彩叙写秦的辉煌历史,意在“扬”,为下文的“抑”打下基础。第四段写陈涉一夫作难,天下云集响应,秦朝迅速土崩瓦解。此段中,作者写秦朝灭亡的历史惜墨如金,仅用一百多字就把秦从颠峰“抑”了下来。
如此“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接下来,作者揭示秦百年强盛而一朝覆灭的原因,自然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