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培养学生责任心浅探
作者:刘 艳
一、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责任心养成的前提
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的认知、对自己在群里中位置的认知和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认知。首先,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的生理结构变化在这一时期变得极为重要,针对男女身体在青春期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沟通,会避免学生产生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恐惧和对异性进行排斥的心理,进而明确作为男性和女性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其次,学生只有生活在一个气氛融洽的群体中,通过与周围性格各异的人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够更顺利的实现从非常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发展阶段到以合作和公平为基础的系统发展阶段的转变。最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意识教育,使其认识自我生命形式的存在的必要性及唯一性,并逐步将这一认识从自我生命形态转移到其他生命形态,懂得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对社会、家庭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是责任心养成的关键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寄宿生尤其是这样,所以,学校教育的质量如何对学生责任心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
学校教育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的习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之间的交往、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所以,学校教育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尤其是对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上,应渗透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学校应有意识地去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主要可以从三方面人手:首先,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园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融入社会中体验和理解责任的含义。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过往的评价过于看重学生的业绩,科学的评价是全面的,其中就应该包括对学生责任意识的考察,对于责任心强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表彰会对其他同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后,通过长期培养,使学生的责任心进行内化,成为自身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生命层面上完成对一个人的培养,使其成为对社会、家庭和自己都负责任的健康的人。
三、家庭是责任心培养的摇篮
之所以家庭是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摇篮,是因为在孩提时家长就应该着意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并且与家长朝日相处的儿童时期是孩子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对孩子的未来人格进行锻造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生生命意识得以建立的前提。
一个宽松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行为家长没有及时进行关注,使孩子默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确的,结果,长大后这些行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后果,这时,家长才去关注,却失去了改正的最佳时机,比如浪费东西、乱花钱、睡懒觉、不尊重长辈等等。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孩子应关注孩子的行动细节,从小事做起,力求将一些好的行为内化为孩子的习惯,既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过于放纵。研究表明,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提供动手的机会,会对孩子的思维锻炼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对自我的认知,树立自信,达到责任意识养成的教育目的。
所以,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应对责任意识的养成进行高度关注,并且,只有几个方面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