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散文两篇

作者:石刘睿恬




  放弃的智慧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有太多的理想来不及实现,有太多的目标来不及达到。我们两手空空而来,却拼命舞着双拳啼哭,似乎是在攫取什么——可当人生路尽时又往往安祥地撒手人寰。
  这周而复始的交替,繁衍了人类历史从远古至今日的浩瀚长河,冥冥之中,这是不是自然给我们的暗示?——对于放弃之智慧的暗不。
  人生之初,总想拥有一番惊天伟业,总想抓住世上的一切。可阅历渐多,思悟越深,越觉得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浮华的烟云而已,何不放弃急功近利的执念,去寻找诗意旷达的人生大境界?可见放弃是一种智慧,一种参透红尘的顿悟,一种站在生命的高度高屋建瓴的独特视角。
  自然万物,相生相伴,非人如此,万物皆然。老子有云: “上善若水”。水放弃其形状,而成全其灵动:放弃其色彩,而成全其纯洁;放弃其刚劲,而成全其柔韧——放弃了万恶的诱惑而成就其大善。岂能否认,放弃亦是一种成全。它是用大智者的眼界与心胸、忧思与远虑作出的明智之选。
  其实,这种大智并非水所独有。在放弃的道路上,先贤们的故事俯拾皆是。岂不闻狂放不羁的谪仙人放弃金鞍玉勒,成就了独立的人格:岂不闻一腔正气的太史公放弃了自由的生活,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文章;岂不闻铮铮铁骨的鲁迅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成就了铁肩上担着的沉沉道义……他们或放弃眼前的浮华,寻找人生的内核;或放弃自身的利益,换得内心的安宁;甚至舍弃小我的一切成就大我的价值,为千千万万人带来幸福的晨曦。他们的所为,岂非放弃之大智?
  放弃的智慧不是消极避世,不是无所奉献,不是毫不付出,相反,它是“以出世之心做八世之事”,全力付出而不计得失。
  传说中,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是对芸芸众生的挚爱,使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这美仑美奂的世界。综观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敢为天下先的人。大禹身劳思焦,身体偏枯,手中胼胝,三过家门而不入,方能治水有成。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以天下为己任,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艺术家老舍对于自己的字“舍予”的解释是“舍己”,意即要把自己奉献给这个多难的世界,使它更美好、更合人意。他宁折不弯的气节震撼了每一个人,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们的放弃中无一不充满着一种超越自我、广济天下的博爱,他们积极向上、身体力行的作风也是有目共睹的。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在人生的岔路口,争取与放弃的抉择间切莫迷失了方向,如此方为放弃的智慧。
  
  比较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懂得了比较。妈妈总鼓励我们说:“你是最棒的!”这是在和其他孩子比较:人们说:“我们的大脑是最聪明的。”这是和其它生物比较;运动员说:“我又超越了自己的记录。”这是在和自己的过去比较。世上一切的“最”字都由比较而来。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免不了主动或被动的比较。它就如一阵风,不论是顺风还是逆风,人总免不了在其中生活。
  和前辈比较是景仰。那些光耀如繁星的先贤似乎永远让人望尘莫及。人们惊叹、折服,最终承认:他们似乎没有缺点。因为历史记住的永远只有他们的功绩。他们独立、自尊、清高、博学、无我。我们敬畏、仿效,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们比较,却永远也达不到他们的高度。因为太长的时间让历史遗忘了他们的过失,沉淀下来的只有他们美好的灵魂。这样的遗忘是多明智的选择啊:不足被忽略,留下圣人的智慧和善良教导后来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只能带着崇敬的心在比较中完善自我,使自己更接近崇高。
  和身边的人比较是竞争。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自给自足、闭门造车的时候了,得走出去进行真材实料的比拼。世界需要人才,而何谓人才?光靠毛遂的胆气可不够,您得跟人家比。俗话说得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可虽说是竞争,也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不就常有些黑心又愚昧的不法奸商,想尽千方百计制造各种陷阱企图扳倒竞争对手,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想靠阴险的花招对付别人,必然钻营旁门左道,使业务荒疏,反不如正大光明的与对手一决高下,赢了自然高兴,输了也问心无愧。共进共赢,岂不更好?
  和自己比较是超越。哲人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剑客,横行江湖,独孤求败又怎么样?如果战胜不了自己的心,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所以,最难、最关键的还是和自己比较。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是否也该自省一下,这么多年究竟超越自己几次?如不然,则也不过是马齿徒增而已。与自己比较,就是昨天做不好的事,今天我能做好;昨天做错的事,今天我提醒自己做对,每一天都有新知、新见、新收获。
  如能在与自己的比较中超越自己,又何需在乎竞争的结果?因为你已战胜了最大的对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