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离骚》的情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杨培莲




  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文元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源头,如《荷马史诗》、《圣经》之于西方文明,《古兰经》之于伊斯兰国家,《吠陀》之于印度。这些源头性的作品融入后世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左右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离骚》就是这样一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悠久影响的经典作品。
  王国维先生认为,春秋之前,北方人多理想激情,南方人多幻想,而屈原以“北人之感情,南人之想象合而为一”,遂成民族渊源之一。笔者拟于本篇根据《离骚》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一部分,就其情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作一点分析。
  中国传统思想既执著于理想,又面对现实,表现为对现实社会政治的关怀。孔孟的“仁政”,老子的“小国寡民”,都是对乌托邦社会的向往。屈原的理想则是对明君贤臣的“美政”的追求。屈原虽为南方人,但受到北方思想的熏染,颇有“立功”之志。他是楚国贵族,有高远的理想和杰出的才华,“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得楚王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他几乎成就了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但是因为“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和“灵修之浩荡”,他被两代君王一逐再逐。面对理想的失落,屈原选择的是“宁溘死以流亡”。季羡林先生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爱国的。”这个传统最早应追溯到屈原。春秋战国是一个朝秦暮楚的时代,忠君不是主流,事贰主也非道德问题。屈原对楚王的忠贞,不能说是愚拙,而是“眷顾楚国”、“哀民生之多艰”,出于对家园和亲人的深挚情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在孤高中包含着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深切担忧和关注,他之死也是由于对其所“眷顾楚国”的前途的绝望。后世每当国家危难之时,这种与国同生死的热情,鼓舞着从匹夫匹妇到王公大族各阶层的人,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代国难时期,这种个人的穷达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就在文学作品中凸显出来。个人的“穷困”与国家的“穷困”相叠加而被放大时,那种幽愤激越的情感就更强烈感人,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直至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屈原精神的传承,这也是一个民族保持血性和生命力的标志。明陈洪绶《痛饮读骚图》作于明代灭亡前夕,图画一人于案前读《离骚》,手中酒杯紧握欲碎。满眼愤怒而无可奈何,两目横视,须髯尽竖,郁愤之情溢满全纸。近代梁启超常说:“痛饮美酒,熟读《离骚》”,是否也是于万方多难之时对前人的精神感通?对于屈原的死,后人有不同评价。司马迁认为“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并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则以为他“扬才露己”,招来嫉妒,以至于“怨怼沉江”;苏轼也认为他“不适中”。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排斥极端,但是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以及屈原的为理想“九死其尤未悔”的执著精神,一直流传在中国士子的心中,每到作为毕生信仰的家国大义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有人为此牺牲、殉道。王国维先生说:“屈子廉贞。其廉固南方学者之所优为,其贞则其所不屑为,亦不能为。”“成此大文学者,由其北方之肫挚性格。”汉末反宦官专权的太学生范滂,明季反燕王朱棣的方孝孺,宋代名臣文天祥,近世谭嗣同,都秉承了屈原“贞”的“肫挚”个性,他们用生命向后世诠释,理想是不可玷污的,人是有尊严的。屈原从坚守个人价值到热爱国家民族两方面成为后世的楷模,即便苏轼也在“不适中”后,加上“要以为贤兮”的赞叹。
  屈原于落魄潦倒中发出“独穷困乎此时”的感叹,这也成了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谶语,成为历代文人长歌当哭的主题,是悲士之不遇的滥觞。传统的文官制度使历代文人要想有所作为,除了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还要能投君主的缘,要防小人的离间,甚至君子因贰见而产生的仇恨,此时能识别英才又能力排众议的明君显得格外难得。苏轼在《屈原庙赋》中说:“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士子们要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有一番作为是何为其难。因此,知遇之难,不遇之悲,成了文人笔下的主题。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以及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不是对此的演绎。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对清白正义的坚守,对污浊邪恶的拒斥,也是屈原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渔父劝他“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后世文人以宁穷困落魄也不同流合污以取显赫声名为节操,是渊源有自的。对陶渊明等洁身自好的文人十分的追慕,对那些屈节变志的人,如钱谦益,则颇多非议,甚至于看低他们的作品,如赵孟頫的字。
  《离骚》是一部入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积极的进取,不懈的追求,但是有些段落却含有退隐的思想,这其实是屈原矛盾思想的一方。古代文人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在社会敌对势力过于强大时,个人只有退让。“悔相道之不察,延伫乎吾将返。回朕车以复路,及行迷之未远”、“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吾复修吾初服”就是这种思想的流露。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不消极、不沉沦,坚持做他能做到的事——修身,这是有意义的退让,是退让中的坚守,也是知天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只有信念坚定,内心完足、无待于外,心中坦荡的人才能如此的“人不知而不愠”,这既是对自我的坚信,也是对他人的包容,是需要透彻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的。当然,这种独善其身的选择最终被屈原放弃,《离骚》中的这种思想也不是主流。但是经典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多重含义,人们可以从中寻找到不同的需要。而且阅读往往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读者的自主性会形成“有意义的误读”。后世文人从这部分思想中依旧可以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精神养料。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苏轼的徘徊于“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是否也可以从《离骚》中寻绎出发展的根源呢?
  教材所选部分从思想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离骚》的精神风貌和美学特点,表现出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想,充分体现出了作为一个民族源头性作品的特质。
  
  杨培莲,安徽宁国市河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