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阅读的意义及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赵 艳




  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实利性愈来愈强,不少语文课变成了追求分数,怎样提高分数这方面的工具,使其成了也像数理化学科那样的讲讲练练的课。特别在临近中考时,就是加快速度赶新课,挤出大量时间做模拟习题,在反复演练中把题做透、做完,直至做死。到最后的时候,没有思考的过程,只是机械的重复早已烂熟于胸的答案,枯燥无味。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丧失了趣味性,没有思维的训练,没有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只变成了教材的奴隶,答案的复印机。“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这句名言,早已失却了意义,学生只是在经受着年复一年的痛苦煎熬,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更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当教育追求实利时,“学校便成为心灵的屠宰场”,也许,这句话体现出了功利性教育的弊端。
  爱因斯坦曾说过: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我认为这才是使学生们终身受益的,语文教学除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外,决不能忘却语文教学更为重要的目的:使其成为一精神充实、人格独立的文化人。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素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初中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绚丽多彩的社会,去体会,去感悟。而现在的孩子,局限于一定的时空之内,大多为独生子女,与人交流少,生活阅历少,甚至感情苍白,怎样才能从课堂走出,进入周边社会呢?我认为是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去弥补他们的生活空缺,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去经历,去体会,去感悟。唐诗、宋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尽情去阅读吧,让文化的精髓伴着心灵的悸动融入心中。屈原、李白、泰戈尔、纪伯伦、钱钟书,尽情去选吧,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与他们交流,与他们对话,迸出思想的火花。
  “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也许就在这“润物细无声”之中,“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能力、文化素质等一切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因此,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读书的“文化人”,而不是有知识、没文化、浅薄功利的“应试工具”。
  我和许多同事都发现了这种现象:尽管许多学生对语文课中的精选文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使一些作品的质量无论从思想性、文学性都不能和教材中的文章相比,这仍然不能减少他们丝毫的兴趣,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在课外,学生可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一旦入选教材,到了课堂上,就精彩非昔,兴味索然了。
  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更精彩呢?因为它是一种“自由式阅读”:是自愿主动的,是感性体悟,放松惬意无负担的,是以关注内容、满足实际需求为中心,是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获取新知,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学习新思想,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娱乐审美。而我们的课内阅读呢?很少关注学习的阅读兴趣和需要,不以内容为关注核心,而且附加过多的理性思考,进行“理科化”拆解和技术性操练,使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带着“任务”的心态,吃力地被动阅读,总想微言大义,分析提炼出什么主体、段意、词法、章句等,难以沉浸在文章本身之中,体悟文章情感内蕴,自然不能拨动心弦,更不能享受读书乐趣。纵有好的阅读材料,也已变得面目全非、味同嚼蜡,这样的“课内阅读”必然是乏味枯燥、令人厌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焉能不被败坏!而破坏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就等于破坏了他语文学习的根基,其语文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精神世界的提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是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内教学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的呢?
  1、鼓励学生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引出的,有疑问才有思考、解决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潜心思考、发展思维。例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听到过他的什么曲子?为什么称他为音乐巨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很有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阅读中融入感情,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浮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现象,能把文字描述的想象成一幅幅画面,这样,朗读时才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如学习《秋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边欢快地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着一幅幅美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当中,情感在自由广阔的天地间恣意放旷,这难道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吗?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贵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不胜枚举,而课本所选的只是大海中的几朵浪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篇文章的学习,从而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地学好语文。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在让学生整体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采取比较阅读法,要求学生“积累一组雅词,夯实语言大厦的奠基工程;欣赏一组美句,丰富语言感受能力;品析一组语段,探究文本精妙之处;揣摩一种写法,学用结合受益终身”。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4、在活动中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比如:办手抄报、搞诗歌朗诵比赛、一堂自选的古典诗词欣赏课……学生自评、自选,积极参与。诗词可以跳开特定的背景与主题,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就开展了以上活动,其中感受最深的一次是诗歌朗诵比赛。在学完现代诗歌单元并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之后,让语文学习组的学生负责组织了这次诗歌朗诵比赛,老师从旁予以指导。他们自选了两位同学作为本次比赛的主持人,(此两位为班组中朗读水平最好的学生,她们除主持之外也作朗诵表演,但不参加评选,主要目的是想给其他同学更多更好的机会。)又选了几位学生和老师一起作为评委,赛前老师给予评选规则的培训。由于这次活动绝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孩子们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情绪,选材、配乐、练习……忙得不亦乐乎。在赛前的准备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比赛正式开始了,仅作为评委的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从未展现过的风采:主持人那精彩的开场白;选手们那出色的朗诵;评委们的公正、严肃……这所有一切和那一篇篇精美的诗歌、那一段段或激昂或舒缓的音乐、那学生们激动的神情和热烈的掌声,都深深地激荡着我们的心胸。从那以后,好多学生开始读诗、爱诗,甚至开始写诗。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以上所述内容取得成效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学生一方面接受知识,一方面又在思索、质疑、接纳或排斥,在讲座中交流、合作、探索,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赵艳,教师,现居安徽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