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文言文教学及方法改进

作者:刘坛祥 林国清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总是讲得唇焦舌燥,而学生一头雾水、昏昏欲睡,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迫于应试而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这样,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反思,对现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进行了学习、思考和研究,并依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了一番探索,尝试着进行改革,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法创新自主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强调预习 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学生在预习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重要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手后,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便有了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有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考和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掌握部分学习的内容,获得成就感,可以发现目前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发探索的兴趣,为进一步积极主动的深入学习造成一种期待情境。高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因此,讲新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预习课文。
  
  二、抓住诵读 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千年古训,也是学习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加强诵读。
  诵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和感情。
  组织方式:安排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可用比较阅读,如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通过比较,提出不足之处,也可听录音朗读,通过体会、领悟、欣赏,进行模仿。
  步骤方面:分为初读和再读。初读之时,先让个别同学朗读课文,听他发音是否响亮,有没有读错字、掉字、添字,是否能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如“且夫水之积也/无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这样就把停顿的方法教给学生,朗读时就不会发生错误,就不会影响对句意的理解,增强语言的正误感。其次是再读,学生在理解文意后,就要引导学生力求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语调和感情。如《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直呼“求”与平时称呼学生其名,如“回也”、“求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不同,而本文中对冉有的称呼却省去了“也”字,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把孔子当时那种深恶痛绝的神态全传达出来了,另外文中还用了反诘句加强语气,再现人物当时声色俱厉的严峻场面。因此,读时就应有轻重缓急以充分体现人物的语气和情绪,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反复朗读,养成灵敏的文言语感,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到理解的目的。
  
  三、针对问题 点拨归纳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要求,要学生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虚词和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但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了能力的教养,以致学生只知死记硬背文言知识,在自读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因此,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从中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加以归纳,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比如,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最要紧的是“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考察,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望”字,有几种意义,联系上下文“跂(踮起脚跟)”,下文“不如登高之博见”可推断正经处“望”的意义为“向远处看”。其次,根据古人遣词造句和行文的一些习惯和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如古人喜用对句,以求形式的工整并避免行文的雷同。对句中相应的词语叫对文,它们由于处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往往词性相同,在词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这种形式上的特点为我们由已知推测未知提供了依据。例如在“忠不必用,贤不必以”的对句中的“以”不易理解,但学生懂得了对句知识的规律,就以推测出“任用”的意思。再次,可根据语法知识,理解活用现象。词类活用在文言文教学中是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搞清楚。其实,我们可引导学生根据文言词汇的分类及各类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如古汉语也有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其主要特点是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也有动词和动词短语,其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古今汉语的句子成分和分子表达类型也基本相同。这就提示我们着眼于上下句的基础上,可根据词语在句中所充分的成分来理解活用现象。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句中的“敬”和“礼”都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都带有宾语,故前者形容词活用动词,后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同样,在“吾得兄事之”句中的“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出现在状语位置,名词作状语,“事”出现在谓语位置,后带有宾语“之”,故活用为动词。
  同理,对文言句式,文章内容等,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点拨,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就能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实际推断语意能力的提高。
  
  四、新旧勾连 拓展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这启示我们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例如学到“直不百步耳”的“直”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初中学过的“中通外直”、“系向牛头充炭直”等句中的“直”,讲到“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的“薄”时可引出成语“日薄西山”。《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字怎么讲,课文没有注释,马上可联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三个“曾”字用法都相同,加重了“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语气,可用现代汉语中“还”、“简直”“竟然”等副词表达,意思十分明显。通过这样的联系、点拨,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沟通了新知识,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视野得以延伸拓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得以提高,以适应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
  
  五、引导背诵 加深理解
  
  教学大纲要求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对文言文的背诵往往只知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容易“健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时,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背诵方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大意,掌握词意、句意,抓关键词语,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思路和层次结构,依此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背诵《季氏将伐颛臾》第三段,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说的话的层次:第一层是孔子批驳冉有的托辞;第二层是孔子提出治国和对“远人”的基本政策,关键词语“均”、“安”、“修德”;第三层是孔子指出由与求相季氏违背上述的原则,并预言,关键词语是“不能来”、“不能守”、“谋动”、“恐”等。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背诵,当堂就达到背诵的效果。这样,使学生既可以达到“顺畅地朗读背诵”的目的,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六、注重积累 举一反三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说明积累的重要。文言文教学更应抓住这项善后工作,它关系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做法是: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笔忘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摘录积累,按大纲要求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附上相应的例句。当然,进行积累并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比如,教师可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这些词可以归为“到”的系列词,而后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通过比较真正实现了积累给教与学带来的极大益处。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从学生与教材的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能力,引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文言文教学将会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刘坛祥,福建福安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林国清,福建宁德市民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