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作者:陈火青
心理学界对创造力的界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结果入手对创造力进行界定。例如,德雷夫达尔认为,创造力是产生新颖、奇特的看法或制作作品的能力。韦斯伯格和斯普林杰认为,创造力是在给定的情境下,生产本质上是新的、作者事先不知道的写作、观念、产品等产物的能力倾向。另一种是从过程角度对创造力进行界定。例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从其产生的结果证实创造力是行不通的,我们不可能对创造性力的结果一一枚举……创造力是个体认识、行为和意志的充分展开。对于前一种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要求学生有什么独到的创造成果,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知识层次上,很难实现。对后一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意地培养,学生将在求知过程中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如阅读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对优秀的作品能常读常新,能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学生的创造力,是以抛砖引玉。
一、重视情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精神环境
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对课堂及课外所沉浸的精神环境的教育功能则认识不足,因而不能自觉地创设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精神环境。由于有创造性的学生其言语和行为往往较为独特或偏离常规,而教师对学生奖励往往以顺从为条件,这就使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受到压抑甚至打击。久而久之,他们的创造力就在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的环境中枯萎了。研究表明,凡能实现和保障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就是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环境。
在此,首要的是要重视让学生获得此种心理的情感因素。从情感和智力对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影响看,有很多情况表明情感的力量比智力大,特别高的智商不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在现实的教育中,智力教育的作用往往被夸大,教师往往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有创造力,只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而创造活动既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如果抽走了最生动、最丰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那么只剩下了机械的知识教育,这种缺乏情感的非人化“批量加工”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极为不利的。语文因其人文性特点,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情感因素,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层面的探索者,以此建立一个和谐愉悦的精神空间。作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的规律,教师并不以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去苛求学生,以教师的权威去束缚学生。研究表明,师生交往的效果,取决于彼此理解的诚意和水平。教师应相信,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定会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学生会创造出美丽的硕果。如在教学《石壕吏》一诗时,在未对诗作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让学生读后讨论一个问题:老翁为什么要逃跑?学生的兴趣十足,三分之二的学生说出了理由,答案各种各样,异彩纷呈。把众多的答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无疑是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表现。
二、抓住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创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未知世界怀有强烈的兴趣,敢于探异求新,是创造的起点。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思考问题常有一种习惯的思路,如怎样根据种种事实下判断,怎样进行分析,进行归纳等。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闪发出创造的火花。如针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时常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肯定其探究意识或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于有创见性见解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于能推动教学发展的见解更应好好把握并发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如教《变色龙》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翁奥楚蔑洛夫多变的现象后掩盖着谄上压下的不变本质,可以用一条波浪线和一条直线来表述。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波峰波谷不能同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频率应有变化。学生思维的火花真令人兴奋。教师立即鼓励表扬他,并请他根据自己的想法个性黑板上的线条,说明修改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积极起来了,读课文,谈看法,课堂气氛活跃,语言、思维得到双锻炼。
学生感兴趣的不仅在于长知识,更在于独立开展抽象思维本身,也就是喜欢长知识和长智慧相互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着学生无穷无尽、各种各样的创造力的表现。学生学语文,常有“吃不饱”的感觉,多半是由于教师对这一心理认识不足,有意或无意地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起了抑制作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上迸发的创造火花,把握时机,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创造,这样,学生会情绪高昂、内心喜悦,求知欲望倍增,语文能力往往超水平发挥,创造出奇迹,并能推动教学往纵深发展。
三、启发锻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力的主要方面是创造性思维,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以下特点:求异性,联想性,发散性,综合性,逆向性和独创性。这里以发散性创造思维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适当启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缺少面临重大考验思索问题的机会,往往不会全方位考虑问题,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就是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要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学会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即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其特点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思维,就要善于作启发引导,并经常作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
如学完《项链》后,可以让学生为小说结尾续写,写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用我们日常看到的电视AB剧的形式加以启发。学生中有的写她心情沮丧,白挨了十年的累;有的写她有所反省,认识到这是自己爱慕虚荣带来的惩罚;有的写她心中怨恨佛来思节夫人当年借项链时为什么不告诉她项链是假的;有的写她有悲有喜,因为她可以向佛来思节夫人要回真项链,也算攒下了一笔家财,有朝一日还可以戴着它去赴当年那样的宴会……学生的理解不同,见解各异,但哪些心理描写更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呢?让学生从中筛选一番,争论一番,可以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为正确、快捷地传授知识而设计的,有其合理性。但不少教例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的,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了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课堂教学必须调整。教师应该以“自主、探究”为核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在这种课堂里,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引导。也许有教师会提出疑问,如果教学时间都用于探索,那么教学任务能完成吗?有人曾经多次对一堂常规课的讲解作了试验,发现真正讲解新知识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三十分钟,再去掉不必要的繁琐,二十五分钟吧,那么其它的时间在干什么呢?不言而喻,其它的时间是在“警告”、“带领”,或者是对以往的知识的回顾和复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依赖思想,遇到问题,都眼巴巴地看着教师,等着教师讲解。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让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地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养成探究意识,开掘创新潜力。
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我们平常很少发现是因为我们都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了,无暇顾及挖掘而已。例如说明文单元教学,可先让学生自己学习,一部分学生备课,一部分上台讲解,一部分自编练习。然后讨论五篇课文,找出说明文的特征。学生的情绪高涨,讨论的结果也不错,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写作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全都讲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最后布置写一篇说明文,题目是学生自己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己定的,学生还要求由他们自己批改呢。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教师的任务变为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的顺序为主了。
陈火青,安徽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