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作者:王 颖
一、自主参与。目前,专家提出要解放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表现自我,展现个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大量实践证明,儿童展示自己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们的天性,谁敢扼杀他们的天性?学生参与到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其积极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的一节课,要让学生交流、讨论、自由争辩,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就必须让学生消除心理负担,轻松上阵,使其有完美的参与欲、表达欲。《蒲公英》是一篇哲理童话,这个童话的情节较为紧凑,人物对话较为丰富,教学时,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语言,体会语气,在指导读好的基础上,留下时间给孩子们去说、去演,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三颗种子的不同结果,既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激起了学生参与意识。
二、自主发现。进行语言训练,最终形成能力并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将发现、获得的语文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并把它应用于听说读写,即: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活的语文能力。发现学习中,学生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是能够从环境中学习的人,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力性,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把语文知识组织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的活动。《船长》一文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作者采取具体教学人物言行,对比、特写等方法,刻画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法国大作家雨果会怎样来写船长这个人呢?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探索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了假设,又搜集资料进行比较,验证自己的假设。因此,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独立研究问题、发现知识的过程。
三、自主思考。熟读精思,是语文教学实践的精华。不经过思考的大脑,是没有开垦的草地。边读边想,先想后读,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思,就没有疑,就不能领悟语言文学的表达方式技巧,更谈不上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思维活动是否有价值,要看学生思考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扣住文本中的重要信息。例如《特殊的葬礼》一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给一个瀑布举行葬礼?引导学生对原先的瀑布和现在的瀑布进行对比联系,体会“一泻千里”、“奄奄一息”的悲壮景象,学生自然想寻根问底: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壮观的瀑布变成这个样子?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相依相伴,思考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指导学生较准确地锁定目标,进行有效的思考,避免只读不思或胡思乱想。
四、自主感悟。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导点拨下感悟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活动。它要求学生主动活动,主动讲话,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他们的自主性。在学生的感悟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空间、时间,用心品味、揣摩文字的内容,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只有充分地自主感悟,学生才会心有灵犀,真正学有所得。
例如:教学《嫦娥奔月》一课,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领悟“奔”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奔”和“飞”的区别,“奔”说明了嫦娥为人类造福而又不得以吃下仙药,“奔”含有悲伤凄惨之意。学生通过悟景、悟情、悟理、悟人,体会出《嫦娥奔月》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丰富表象形成语感,起到一定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一定的导法、学法中自我醒悟,自我体会文化底蕴。
阅读教学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参与、发现、思考、感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发现、思考感悟的品位,对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搞好这一块工作,可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教书育人功能;当然,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王颖,教师,现居江苏新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