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阅读教学要紧抓一个“读”字

作者:张应华




  读,被称为“智慧之源”。古人云:“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能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当代语言大师鲁迅、巴金、茅盾等在青少年时期就熟读《古文观止》,达到能背的境地。可见,语文教学要重读,在读中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课堂中,阅读教学更应抓住“读”字不放松。
  
  一、析读:理清文理结构。弄懂一篇文章,必须先从文理、结构上整体感知。读是遏制应试教育中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风的良方。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时间去读,在读中疏通文理结构。沈复的《童趣》文章首句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是全文的总起;以下三段分写三个例子;最后一句点题,收束全文。教此文,重点教会学生读。“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样重点词语“见”、“必”、“故”就突出了,首句的统领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同样,以下三个分段,作者用三个四字词于段尾小结,“怡然称快”、“怡然自得”、“驱之别院”,均露快意和满足情绪。在结构上除有收住各段外,还有照应首段“物外之趣”的作用,教读时语气舒缓,体现一个“趣”字。
  
  二、想读:加深联想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能帮助课文中联想想象的理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作者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想象到天上的街灯,天上的街市,进而想象到街市上的人(牛郎织女)。通过认真的朗读,读出节奏,读准重音,就不难理解到作者独特的联想想象。今天,牛郎织女解放了,骑着牛儿在天街闲游。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确当时中国的现实,作者那种思念与痛苦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读不会想,不想透彻便搁置在浅海滩。何其芳的《秋天》描写了三幅图景。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和少女思恋图,单靠老师的“清唱”又怎能理解?课文前的提示就告诉我们,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倾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想象乡村秋景: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读中想象,诗中有画,文中有景,变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
  
  三、品读:培养学生语感。《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语感”。语文特级老师洪镇涛在“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规律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感。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在文章思路、内容、段意、中心及写作特点上转悠,且在教学中肢解了文本。这样的学生不能自由行走,思维被钳制在标准答案的标签中。不能全面的把握文本,而是从知识点的角度,把文章理解的支离破碎。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学生默读后提出“对父亲买橘子”的特写镜头的领悟,学生了解了父亲的深情,仅此而已。我又让学生放声朗读,并加以适当点拨。学生领悟到了这是父亲爱子如命的至深感情的具体体现。这与先前只抓住几个动词加以品析要明确的多。我想:不经过朗读,不在声音中再现“攀”、“缩”等词的艰难,又怎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不读,光谈语言感悟那是空谈;不读,只说艰涩难懂的文字理解那是肤浅的认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此理。
  
  四、赏读:审美陶冶情操。读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审美情感。诗词本身具有音乐美,因为诗词讲究韵脚、节奏以及句法的变换,语调的抑扬顿挫。在吟读背诵中突出音乐美,不是追求形式,而是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抒情性和思想性。读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最后一节: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的/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只有通过慷慨激扬的读,才能领悟一代伟人的宽阔胸襟。诗节中一再反复“想念你”三字,以无比深沉的感情,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革命激情。“诗无达诂”教读诗词就是要营造情境,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读出音乐美,以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融入作者的意境,增强审美情感。
  一篇优美的文章,内容的结构美、语言的激昂美、思想的风范美、情操的高尚美、节奏的音乐美,不读不会用心去品味,不读不会在心中沉淀,不读不会用心去创造。经验告诉我,阅读教学离不开“读”。
  张应华,教师,现居湖北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