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课堂更要重视情感交流
作者:范 科
一、产生心灵的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很多。但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把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如在教学中,我们心如枯井,冷漠无情,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体验到那份情感,教师就必须先动情。在课堂中,我们可能是“富贵不能淫”的文天祥,也可能是“威武不能屈”的闻一多;可以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也可以是浪漫豪放的李白。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的时候,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营造的这片氛围中了。
我曾听过《最后一课》的公开课,也研读过本课教案,给人的印象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回答得丝丝入扣,但总感觉他们太理智了。也许他们掌握了这篇小说的中心、线索、描写人物的方法,但并未被韩麦尔先生的精神所震撼。我采用的教法是有表情地朗读,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讲完这篇小说,还和学生一起静静地欣赏下面的诗: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最后晚餐。
我相信,孩子们在满心感动的同时,定也满腹收获。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
黑格尔说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叶圣陶也曾说过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甚至使学生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固然要运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听觉,通过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但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春》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作者对春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但学生大脑中产生的意象决不应仅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这样的过程才完整,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教此文时,我没有进行修辞的讲解,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美的句子找出来,并赏析美在何处。在此基础上,要求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并尽量想象画面内容,把各自想象中所看到的,而书上尚未写出来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为此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的意境。
三、通向生活的桥梁
提及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得有新意有情意,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会头痛不已。确实,身处优裕环境中的学生,平时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写起“亲情”作文来,不是雨中送伞,就是深夜去医院。所以在布置此类作文时,我总是动情地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讲我小时候白发苍苍的奶奶如何在雨雪交加的冬季,站在家门前的小桥迎送我上学的情景。我还告诉他们,只有用一颗爱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在我的诱导下,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平常被他们忽视而今想起的非常值得珍惜的父母之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写作文,也就很容易在字里行间蕴蓄浓浓的情愫了。
当新课程的清风吹暖老师们的心扉时,当我们教师坦然走上“神圣”的讲台,首先应该用心步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学生已经沉睡着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范科,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