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孔乙己人物形象新论

作者:王斌武




  一、孔乙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孔乙己产生的历史背景。《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与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1916年初,当时教育部通令恢复辛亥革命后被明令取消的中小学“读经科目”,北洋军阀政府的所谓“宪法”竟明文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种种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科举制度已于1905年废除,但孔孟之道依然根深蒂固,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艺术地再现了孔乙己的生活道路,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2、孔乙己的人物原型。孔乙己的形象确有其人,此人姓孟,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他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致于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窃书”不算偷……后来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腿,下面蒲包垫着坐地上,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两手撑着走路,还来吃酒,末了便不见了……连柜台里的小伙计要站起来往外望,才能看到的矮了半截的人时,他那复杂的性格,他那悲惨的一生,就在这曲尺形柜台前,令人过目不忘。
  3、孔乙己的典型性。“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抓住了孔乙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和社会地位揭示出来。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不相称,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的,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让我们分明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活灵活现地把一个迂腐落后、贫困潦倒的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孔乙己正是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既有迂腐、穷酸的一面,令人可悲可笑;又有善良、诚实的一面,令人同情、怜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就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血肉丰满。值得郑重指出的是,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个人悲剧,而且也是社会悲剧。用鲁迅的话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1、孔乙己主要是穷酸迂腐的性格特征。鲁迅写孔乙己,主要写他的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读过书,一心想向上爬,但他却连一个秀才也没有考上,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弄得人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还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然越过越穷,弄得将要讨饭的地步。但讨饭太不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就只好偷。这种人在社会上已经沦落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应该比普遍人高一等。鲁迅正是抓住孔乙己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的本质特征来描写的。
  孔乙己已经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当大家讥笑他偷书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读书人偷东西,就与凡夫俗子不同,就不能算偷,这有多么迂腐可笑!明明是偷了东西,被揭发丢了脸,他还死不承认,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决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2、孔乙己是否还有善良诚信的性格特征?一般研究者认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除了迂腐、穷酸以外,还有单纯、善良的一面。这就使孔乙己的性格具有复杂性,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完整、更典型。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是很道理的。但这种说法还有不妥之处。
  《孔乙己》已经点出封建制度怎样扭曲一个人的性格。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伴认字,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一人一颗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和他心地的单纯、善良的一面。成人社会的冷酷无情,逼着他把自己的真诚的感情转移给孩子们,他教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种不看对象、卖弄学问的描写,又进一步表现了孔乙己处处要显示自己的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当然还包含着诚恳和善良。
  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一典型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形象揭示出这悲剧命运的现实性和必然性,进而暴露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以唤起人们对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很显然,那种所谓“主要表现善良”的说法,既曲解了孔乙己与少年孩子们交往的两个生活细节的思想内涵,又远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孔乙己性格的本质特征和小说的主题思想,是毫无裨益的。
  
  三、《孔乙己》的思想意义
  
  《孔乙己》的思想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去分析:第一层面,也是最低的层次,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第二个层面,也是更深层次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腐朽不堪;第三个层面,也是最深层次的层面,是批判残酷的、吃人的封建制度。表面上看,孔乙己的“死”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实质上更深一层次的分析,孔乙己的“死”是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和等级森严、残酷、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
  1、第一个层面批判了封建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从隋唐设立到清末的一九0五年宣布废除,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不少人对它进行过批判和讽刺,但都不及鲁迅批判的深刻彻底。鲁迅先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战场,把批判科举制度同批判孔孟之道、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这就击中了科举制度的要害。
  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孔乙己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成为任人践踏的对象。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他不但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了不能谋生的可怜虫。他偷了丁举人的东西,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路,这个场面真是令人惨不忍睹。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就有可能飞黄腾达,可像孔乙己这样连秀才也没有考上的人,就连一条狗也不如。作者这样写,是有深意的: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就成为悲惨的牺牲品,从这里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人吃人的本质和罪恶。
  2、第二个层面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是什么东西使孔乙己变成了社会渣滓?是反动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是吃人的孔孟之道。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反动学说,孔乙己就是深受这种传统思想毒害的一个,他在升官发财的毒饵的引诱下,拼命地爬到统治阶级的行列中去,至死没有丝毫觉悟。当我们看到他最后用手当脚走路的悲惨形象时,不能不对毒害和吞噬了千千万万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封建教育制度发出强烈的控诉。
  一般认为,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揭露封建科举制度。这个看法有一定的根据,但不够准确。《孔乙己》着重揭露的,还是以孔儒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制度,虽然也涉及和包括封建科举制度,但重点是封建教育制度。当然两者不可分割,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科举则是选拔人才。但教育制度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可以包括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则是教育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第三个层面批判的是封建社会制度。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治使民众麻木不仁,剥削阶级损人利己的本质使人们都变得自私冷漠,这是一种残酷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制度。
  关于这篇小说的思想,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归根结底,作品所嘲笑的是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意识,是那种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社会制度。
   王斌武,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