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透析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

作者:潘林飞




  启发式教育思想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千古名言。孔子认为,教育学生要到他对某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还想不通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当他思考有所得,却还不明确,难以言表的时候,才予以启发。比如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孔子实行启发式教育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孔子在教育中实行启发式教育。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重综合,强调在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中作综合整体的观照感悟。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庄子的“得意忘言”,讲究的就是综合观照、整体感悟。孔子本人也不例外,他论《诗》,“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讲究综合把握,整体认知。汉民族这种注重综合,强调整体的传统思维方式,反映在汉语汉文的理解和表达上就是重视以“神”摄“形”,以“意”役“象”。这就决定了在汉语文教育中,学者重在“思”与“悟”,教者重在“导”与“点”。这正是启发式教育的应有之义。
  其次,孔子所传授的教育内容也决定了孔子在教育中实行启发式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以诗、礼、乐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的最高理念是“仁”,“仁者爱人”,最富有情感性,最讲人情味。情感性的东西不能靠强制灌输。所以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循循然善诱人”。孔子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把抽象的“仁”融化在具体、可感的“礼”、“乐”之中,从而借助礼乐之教来宣扬“仁”的观念。诗是以比、兴为重要表现方法的集德、智、美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目。无论学诗,还是教诗都要学譬喻。《学记》载:“不学博依,不能安诗。”郑玄注:“博依,广譬喻也。”《学记》把“喻”作为能否为师的一个标准:“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古君子之教喻也。”《学记》还进一步指出运用“喻”的具体方式:“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也。”“和,易以思”。这正是启发式教育的内在要求。
  运用启发式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充满自由、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最能集中注意力,最能激活思维,最能迸发创造力,从而也最能提高学习效率。《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论语·雍也》也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孔子强调学者“乐学”,做到“学而不厌”。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教者“乐教”,做到“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讲的就是“乐学”与“乐教”两者的有机融合。这一融合产生了孔子所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和乐”境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十分注重创造“和乐”的教学情境。《论语·先进》载“孔子与四弟子言志”一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首先,孔子采用座谈的教学组织形式召集四弟子促膝谈心开圆桌会议。这一平等、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拥有了空间自由和精神自由。这样,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座谈显得直接便捷、活跃真实。其次,孔子以召集人的身份成为这次座谈的主导者,并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一充满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为下面的“言志”开启了方便之门。接着,孔子再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一饱含着关爱、亲切的语气鼓励引导学生珍惜这次座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师者面前言志本是一个十分紧张严肃的话题。但通过孔子巧设“和乐”的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建立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亲密合作的良好关系,从而使这次座谈显得轻松愉悦,和谐融洽,与会者真正做到了各抒其志,畅所欲言,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孔子这种在不同场合,不拘一格创设“和乐”的教学情境,为他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育创造了便利条件。
  运用启发式教育,还要明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志趣。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并达到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孔子通过“观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学生的性格爱好,思想才能作透彻的了解。《论语》载:“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以及“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事、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些记载都显示了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志趣的了如指掌。所以孔子不无自豪地说“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孔子正是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透彻了解,果能在不同场合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育。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听到某事就干起来吗?”孔子答:“父兄还健在,怎能立刻去做?”冉求也这样问,孔子却答:“对,立即干起来。”公西华感到不解,就去问老师。孔子解释说:“冉求做事一向退缩,所以我给他打气,仲由遇事一向轻率鲁莽,所以我要给他泼点冷水。”在这里,孔子正是因为对子路、冉求的个性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扬其长避其短,有针对性地对俩人进行启发教育,并取得了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
  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核心是提倡、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做到“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学”与“思”是一体的两面,不能截然分开。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总是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从来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给学生。孔子多方鼓励、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见解,做到“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记载了一个孔子成功运用启发式教育的典型事例。子夏问:“带酒涡的笑脸真好看呀,黑白分明的眼儿不住转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答:“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向子夏亮最后的底牌,而是积极引导子夏独立思考。孔子以“举一隅”来启发子夏要对讨论的问题有所发挥,有所新的见解。子夏经过积极的思考,终于以“三隅反”得出“礼后乎?”(礼乐的产生在仁之后)的结论。孔子对子夏通过独立思考而融会感悟了自己所毕生信奉、宣扬的最高理念——“仁”而对其发出了“始可与言《诗》已矣”的赞叹。《论语》记载了孔子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倡、鼓励学生“疑思问”。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思”,才有所“疑”,有“疑”则生“问”,“问”则求“解”。“思、疑、问、解”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中,“思”是核心,也是孔子成功运用启发式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新课标的这一理念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是相通一致的。可见,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于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2]谢龙主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3]陶本一主编:《中国语文教育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4]黄立平主编、吴根友点注:《四书五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8月第1版。
  [注:文中孔子的言论均引自《论语》]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潘林飞,女,教师,现居浙江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