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即时生成使课堂更美丽
作者:杨 仲
在讨论围观群众的冷漠残忍时,学生们都能细细品味课文多次描写的群众的无情的“笑”,认为这回荡在本该肃穆庄严的刑场上空的不和谐笑声颇能表现群众人性的丑陋。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预想到的。“虽说课文很长,但其实约有四分之三的篇幅在写群众面对受刑的伽西莫多时那种以取乐为目的的非理性的甚至残忍的态度。”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稍作总结并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突然听到身边一位女生H对她的同桌轻轻地说了一句:“真奇怪,课文只写人们在行刑前和行刑后的笑,并没有写行刑时的笑呢!”H的声音被淹没在热烈讨论的声浪中,但是我却听得很清楚。此时的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备课时我居然不曾发现这个问题,未深入思考过,讨论时若出现意外见解我可能不能有效把握;喜的是学生读书竟这么细心投入,善于质疑。那么,是将它作为学生的随口无心之问忽略而过,还是抓住这灵光一闪的瞬间疑问,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助她解疑?当然是后者!尽管此时的我对这个问题尚未有充分准备,但我相信,课堂上不仅仅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思考,学生也在思考、体验,而且他们作为初涉文本者,对文本的体验和思考往往更敏感、细腻,更具个性化!于是我要求H把她的疑问向全班同学说一遍。这时,我看到她讶异而备受鼓舞的表情,似乎很感动于老师对她的关注。
H将她的问题向全班重复了一遍,又补充:“按照群众围观心理,行刑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是整个行刑事件的高潮,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出现写群众嘲笑辱骂或其他反应的文字?”
她的问题一提出,没等我要求,学生们马上开始了热烈讨论,因为这个问题也是他们不曾发现但一经提出又很有吸引力的。片刻的讨论后——
生1说:“集中笔力写伽西莫多受刑时的痛苦表情主要是为了突出行刑过程的残忍,如果又写群众的笑,就容易分散我们读者的注意力。”
生2忍不住插嘴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若加入群众观刑时热闹欢笑场景的描写,正好可与伽西莫多的痛苦受刑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人性的残忍。”
生3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在加西莫多受刑前后都已对群众的表现进行了详细描写,这里若再写,就会有重复之嫌了。有了刑前刑后的描写,群众的残忍麻木就已经表现得够充分了,何须画蛇添足?”
生3的反问引来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异常轻松活跃,学生仍在议论纷纷,意犹未尽,并不时有人站起来发表意见;而此时的我,只在一旁静静地倾听着思考着,沉醉、感动于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烈一幕。
这时,H缓缓举起手来。她说:“我觉得这里群众不笑比笑更残忍。”众生愕然,教室顿时鸦雀无声,静等H的高见。H说:“受刑前后群众在嘲笑,在辱骂,只是因为看台上的内容没有完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行刑开始后,群众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伽西莫多受刑的过程,享受着观看别人痛苦所带来的快乐,所以鸦雀无声。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在观看演出至最精彩时,也总是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而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表演上。所以这里群众的悄无声息并不是被惊呆了,也不是同情伽西莫多,而是把行刑当演出,在进行聚精会神的“鉴赏”。这正是残忍人性更真实的反映!”
H此言一出,众生静默了几秒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然后纷纷点头,掌声四起,对这带有独特情感体验的解说表示赞同与鼓励。一位男生忍不住站起来补充:“我很受H见解的启发,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观看行刑场面的描写,记得在他的《药》中,革命者夏瑜被当街杀害时,围观群众的描写就很让人心寒: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这里就很形象地写出了群众专注于杀人场面的鉴赏,麻木冷漠残忍的一面表露无遗,与课文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掌声又一次想起,学生对他的补充深有同感,我借机将讨论引向对“看客所引起的人性的悲剧”这一问题的讨论。此时,学生们的积极性已被激发,思路亦被打开,对下一问题的讨论也热烈而顺畅了。
这节课过去很久了,但那不曾预约的美丽仍积淀心中,让我陶醉,也引我思索:
一、唤醒:积极体验的契机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与创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无意中提出阅读中的独特发现时,我并没有因为所提问题不在教学预设中而置之不理,而是抓住了这瞬间的思维火花,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的做法让H充分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注与尊重,唤醒了她的自我意识,激发了她的内在潜能,从而能在一种被肯定的、愉悦而宽松的心态中进行积极的体验与思考,这从H后来的精彩发言中可见一斑。
设想一下,当时若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应该说我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若以这样的理念去指导日常教学,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会慢慢地被扼杀,渐渐失去独立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的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知识。”是的,有效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精神震撼的过程,学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质疑思考,所获得的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才能深深植入他的内心深处。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应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质疑、发现、交流,给他们开辟创新的机会和自由表达的场所以获得有迁移活力的知识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民主:自主对话的氛围
赞可夫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面对一个尚未成熟思考的问题,我没有搪塞,而是在充分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让它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并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对话环境,让学生以舒坦愉悦的心境参与其中,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谈着各自的感受,分享着彼此的收获,思维的火花被对话点燃,也因而有了以上本色但精彩的课堂呈现。
语文学习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都带着各自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建一个唤醒潜能、创造奇迹的对话互动平台,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和宽松的思维环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启发和补充,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进行着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实现了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和心灵的成长。
本次教学中,虽然因讨论占去了不少时间,以致预定的教学内容没能及时完成,但学生的思绪却已远航,在这不可预约的精彩中感悟着,快乐着,满足着。
三、生成:丰富思维的通道
有人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确实的,我们在备课时尽可以细致严密,教学设计尽可以周到完美,但再好的预设,再充分的准备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预设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教学中学生的灵机一动、节外生枝、别出心裁等,都会为课堂教学生成带来新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用心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鲜活资源,并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定的目标和内容适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以上教学设计中,当我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时,没有拘泥于预设的方案不放,而是独具慧眼,当机立断,捕捉住那带着学生独特创见并超越了教师思维的珍贵瞬间,将这些生成性资源及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衍生出那“节外生枝”的精彩一幕。而我的课堂也在这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收到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效果。
在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中,不仅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成长,连作为老师的我也感慨无限。于是我想,如果,在充分预设的同时,我们能张开内在的耳朵,与学生、与丰富的瞬息万变的课堂情况保持灵敏的联系,那么,“生成”果实的呈现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与通道,课堂于是就有了灵动的生命感觉!
杨仲,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