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古文教学为什么走向尴尬境地

作者:钟雪怀




  中国,作为人类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国度之一,几千年来形成的文明与智慧,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其丰厚的语言文字,至深至圣的思想文化,永远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任何一个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都应引以为荣。民族的文化智慧需要了解,需要传播,需要发展,作为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在这个流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照理说来,语文学科应是所有学科中最诱人最有文化价值的学科,然而,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却遭遇了尴尬的一面,那就是几乎承载了民族文化精华的古文,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学生打入“冷宫”,遭遇不应有的冷落、抵制和排挤。每当问及学生“喜欢古文吗”时,那几乎一致的摇头和否定声让每一位语文工作者顿生悲凉。
  古文意味着什么?古人将他们的毕生智慧凝结成文字,铸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令人瞩目、熠彩光芒的文学高峰。它们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也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只有努力攀登这座高峰,才能领略到民族文化底蕴的厚重。
  我们不可否认,民族要发展应吸取时代新元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但民族文化毕竟是一个国家不断繁衍的根基,只有使民族文化根深蒂固,民族才能枝繁叶茂。况且,我们民族要立身世界,不仅要为自己而学习自己的文化,人类的文化史少了中华民族这一页将是遗憾的残缺。因此,对自家文化一无所知或唾弃的人,不仅对不起自己的祖先,也必将永远得不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尊重。
  道理如此简单,然而作为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精华的主力军——现代中学生,为何却对古文表现出冷落和唾弃呢?这有内因也有外因。
  外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忽略了古文潜移默化的作用,错误地认为古文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明显的效益,缺少实用性。因此全社会未能形成注重和学习本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古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对初学者来说,语言文字是最大的障碍,古代语言与今文有较大距离,理解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花时间、花精力的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因此容易遭到冷落和遗弃。
  三是由于现在开设的课程繁多,让现在的学生忙于应付,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品读历史,品读古文化。
  而内因则主要有两点:
  一是受社会家庭影响,幼年起就从未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缺少了解和学习热情。
  二是认为学古文要死记硬背,太枯燥无味,激不起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中,有多少人能背得出《诗经》优美动人的诗章,有多少人能牢记古代圣贤的良言古训,又有多少人能感悟到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悲哉,那片即将被沙化的古圣地!悲哉,我们可怜可气的下一代。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在短短百年之后开始动摇了吗?
  我们难道要等有断根之痛后才会重新觉醒吗?
  面对这样的现状,最痛心的莫过于我们这些语文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承担这个重任,重新唤醒逐渐迷失的灵魂,挽救正逐渐消失的古圣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单靠个人的力量,我们也许无法扭转整个社会现状,但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唤醒他们对古文的热情。中学生冷落古文的一大原因,就是认为古文枯燥难学,没有兴趣。要破僵局,唯一的妙方就是激发兴趣。激发兴趣就得抓住学生的阅读特点。如今的学生较喜欢阅读故事性强一些,幽默风趣的作品。因此,本人对古文教学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那就是根据情况,增减教材。减是对一些人文性较弱,难度较大,或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作品,置于课堂外,让学生自己把握。增的是一些短小但故事性强的古文。这些古文既简短又有趣,能快速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和探究。增减教材无损学习古文的目的,因为学习古文不在于读了几篇名篇,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提高自己的修养。只要作到了引起兴趣,我想我们的重任已完成了一半。
  重拾民族文化的精髓,重新培育民族文化的根基,我们才不至于牺牲下一代。民族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钟雪怀,教师,现居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