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教学中要把读写放在首位

作者:孙大武




  记得那一节语文课主要是复习古诗,无论是背诵、默写,还是释义、赏析,都是一帆风顺。我高兴,学生也开心。临下课5分钟,我突发奇想:默一默《咏鹅》如何?
  孩子们都大笑起来:老师,你也太小瞧我们了,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默什么《咏鹅》呀,幼儿园的水平嘛!我也笑了,说:“先别骄傲,默好了再说。”
  默写纸发下去,大家就嘻嘻哈哈地写起来。但不一会儿就没有了笑声,教室里出奇地静,我的心也慢慢地往下沉。a
  没出我的担忧,全班47人,默写全对的仅4人!错别字是五花八门。接下来分别在另外两个六年级班进行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基本一样:六(1)班49人中全对的只3人,六(2)班42人中全对的只2人。
  全年级138名学生中,默写全部正确的仅9人,占6.52%!
  在随后进行的反思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这样的失败归结为没有及时复习,麻痹,骄傲。可是,有意思的是,在随机请来谈话的15名同学中,大家都表示,默写《咏鹅》全对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我默写时慢一些,想一想再写就不会错了”,参与谈话的15名同学一致认可这样的假设。
  按理说,这首《咏鹅》诗还是相当明白易懂的,诗中出现的字也不应该认为是生僻的,都是熟字嘛!还有,包括题目在内,一共就20个字,为什么就那8个字错得厉害呢?由此,我又联想到在学生习作中大量存在的错别字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显然,“《咏鹅》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绝非上述师生所认为的那样,它具有典型意义。
  一首简简单单的古诗,在六年级同学的身上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错误,究竟是因为什么?错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随机谈话中的“想一想再写就不会错了”又意味着什么?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分析出错的特点。咏-永,曲-屈,项-向,向-像,浮-湖,拨-拔(波),清-青,波-坡……几乎一致的原因:同音替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每组的后一个字都是不可以出现在本诗的情境之中的呀。可是我们的学生显然并不知道!存储在孩子脑中的是诗的音韵,大家就这么背呀,说呀,虽然意思也懂,但是,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就不那么纯熟了,得“想一想再写”才可以。倘若写快了,不存心去思考了,错别字也就诞生了。
  从音韵到字义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再往下一步就不行了:音韵、字义跟字形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自动化,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可是,为什么“天”呀,“白”呀,“毛”呀,“红”呀等没有出问题呢,甚至是笔画很多的“鹅”字也没有?这是因为,这些字它们的音形义之间在孩子们的心中早已经形成自动化式的联系了,写的时候无须思考了。
  我们可以再追问一句:为什么这些字就达到了自动化呢?这个问题好!——我们分析这些字的特点,会发现他们全部是属于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作为基本词汇,它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孩子们常常说到它们,看到它们,用到它们。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的结论:首先所列出的8个出错的字,并不是我们的孩子没说过,没见过,没用过,真正关键的原因在于没有“常常”说、没有“常常”看、没有“常常”用!
  词汇的机械累积(注意,不是“积累”),缺少广阔的阅读和运用背景,大量的词汇就变成了消极词汇。这些消极词汇以一种较为单一的语言形象存在于孩子们的心中,等要用的时候,或者是模模糊糊,或者是“一干二净”,自然得“想一想再写”,写出稀奇古怪的错别字自然理所当然!反观那些默写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勤于日记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正是大量的阅读和练笔,让语文课上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可贵的历练机会,并且在这样的历练中内化为他们的语文素养。字词的学习如此,句式、段式等的学习概莫例外。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课堂上获得的各种语文知识必须在现实的阅读和交际中加以运用。只有这样,知识才得以巩固,能力才得以形成,也只有这样,语文才真正是师生生命与精神的承载,语文的人文品性才可以在工具性的历练之中熠熠生辉。“《咏鹅》现象”暴露的其实仍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量读写的缺失,必然会非常残酷地制约着我们语文教和学效率的提高!
  孙大武,教师,现居江苏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