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传统写作学习策略的当代价值

作者:王家政




  写作学习策略,是指使写作学习具有显著成效的谋略、措施、做法。我国从古至今,前人学习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少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写作学习的客观规律,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它们具有稳定可靠的实用价值,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我们把这种“经验”称之为“传统写作学习策略”。用当代科学的眼光审视这些传统写作学习策略,对其中仍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写作学习策略加以利用,使其为现实的写作教学服务,是本文写作的动因和意义所在。我们认为下列几项传统的写作学习策略是值得在今天的写作学习中加以继承和运用的。
  
  一、因道学文策略
  
  因道学文,就是凭借丰富的思想内容学习文章写作,提高写作素养。它是我国“文道统一”规律在写作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文道统一,是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关系的认识。“道”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人们认为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的古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历代以降都有有关的论述。
  既然文章存在着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文道统一”规律,那么阅读文章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因文悟道”、“因道解文”,通过对语言形式的理解达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再通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深刻认识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和效果,看二者是怎样互相依存完美统一的。写作文章,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做到“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写作技法,使其更好地为思想内容的表达服务。由此推知,写作学习也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做到“因道学文”。学习写作遵循这一规律,应该深刻领会“文非道不生”的道理,明确没有可表达的思想内容,只在写作技法、语言表达形式上做文章、兜圈子、玩花样是写不好文章的,也是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因为写作技法、语言表达形式是以所表达思想内容为存在的依据,以表达思想内容的效果为评价标准的。用现代文论的理论知识来审视,因道学文策略的科学依据就是内容与形式这一对哲学概念所反映的辩证统一规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为内容服务,制约内容。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统一体。就内容对形式的作用而言,表现为两个要点:一是内容对形式的先导作用,即首先必须有内容,然后才有使其存在和运动的形式,没有内容,相应的形式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二是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好坏、优劣、拙巧只能由内容来决定,离开了内容,对形式就无法判断和评价。因道学文基于这两个要点,要求我们学习写作,要把工夫花在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要凭借思想内容来学习写作,不要在思想内容的问题没有解决和解决好前就动笔写作,或离开思想内容搞写作训练,那样写出来的文章只会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像这样练习写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古往今来,写作学习的实践反复证明,因道学文是写作学习的正确途径。比如,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学习写作的心得体会就说明这个道理,他说:“始吾幼且少,为文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也,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以为能也。”(《答韦中立书》)当今,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自己苦口婆心地指导学生写作,文章技法讲了不少,可学生就是写不出好文章来,写作能力难以提高,可常常在学生的日记、周记中却能发现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为什么会是这样?问题就在于教师指导没把工夫花在首先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上,而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就本末倒置、违背了规律。而学生的日记、周记由于所写的内容是自己想表达的、来自生活、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很好地解决了写作的思想内容问题,学生正是“凭借”丰富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思想内容写出了好文章的。
  运用因道学文策略指导学生学习写作,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上,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生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思考人生。这样,学生才有丰富的思想情感需要表达和交流,以此学习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素养。
  
  二、积理练识策略
  
  承前所述因道学文策略,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地需要做出回答,那就是因道学文的“道”究竟从何而来,积理练识策略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积理练识”出自清人魏禧,他说:“为文之道,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刘熙载《艺概·文概》)“积理”就是积累知识、道理、生活经验;“练识”就是历练思维见识,提高认识能力。“积理”是为了“练识”,因为在写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刘熙载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刘熙载《艺概·文概》)既然“识”在写作活动中如此重要,那么写作学习就应该把工夫花在认识能力的培养上。因此“积理练识”实际上是写作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
  用现代写作学的观点看,“积理练识”是反映写作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一项写作学习策略,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写作”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个界定使我们认识到,写作学习应该包括由浅入深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学习语言文字,掌握用于写作的表达工具,这是最浅层次的学习内容;二是学习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求掌握并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包括各种文体文章的制作),这是中间层次的学习内容;三是学习观察、感受、认识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认识自我,学习如何能动地获得需要表达和交流的思想感情,这是最深也是最关键层次的学习内容。三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写作活动的程序,却是后者决定前者,即观察、感受、认识产生的思想感情成果,决定怎样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而表达的需要决定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和怎样掌握语言文字。由此可以看出,感受、认识才是写作活动发生的基源、动因和关键,没有感受、认识,就没有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切表达和语言文字的运用就因失据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学习写作遵循写作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也应抓住问题的关键,强调和突出“认识”的学习和认识的能力培养。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感到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或是教师为其提供了写作材料,学生仍然无法动笔,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没有相应的认识能力。什么是写作材料?只有被认识并意识到可以用于写作的材料才是写作材料。教师提供的材料,只是教师认识到并认为它可以用于写作,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它可以用写作,所以学生仍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学生没有相应的感受、认识能力,就是身边的材料堆成了山,他却是视而不见的。反之,如果学生有了比较强的感受、认识能力,就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哪怕是一片叶、一滴水、一粒沙,他却可以写出好文章来,古往今来,以极细小的事物为题材的传世名篇难道还少吗?
  写作学习运用“积理练识”策略,要从这样一些方面着手:其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就会不断增加社会阅历,积累生活经验,不断发现、思考、探究各种问题,认识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其二,引导学生通过“积理”,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懂得更多的道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积累的知识丰富了,懂得的道理多了,认识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其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识能力自然也就会相应地增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