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阅读教学中要张扬学生个性
作者:尹成芳
首先,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我们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体验、理解和独特感受,使课堂涌动出具有生命力的火花。《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大家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甲:“她替父从征,是孝敬父亲,为父分忧解难。”
学生乙:“‘军书十二卷’,说明军情紧急,她毅然替父出征,说明她热爱祖国。”
学生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现她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学生丁:“‘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她不慕功名富贵、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学生丁发言完了,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的意见。如果按传统的教法,老师完全可以对木兰的形象作出结论。为了营造学生敢于交流不同意见的课堂学习氛围,我再追问:“还有不同的观点吗?”只见一个瘦弱的小男生胆怯地举了一下手,又急忙放下,我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细节。微笑着鼓励他说:“我们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见,请大胆地说说你的看法吧!”,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向他投去支持的目光。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流畅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等诗句可以知道木兰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有卓越才能的帅才,天子才给她记功赏赐让她做尚书郎,但她偏偏‘不用尚书郎’,却‘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虽然是人各有志,但在我看来,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真是可惜。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的官职,管理国家政事,如果她答应天子做尚书郎的奖赏,不是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吗?但她只贪图个人的安逸,忘记了要为国效劳就回家了,真是遗憾。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看,她的这一行为并不值得赞美。”讲完了,我赞扬他说:“你真是一个有主见,而又热爱祖国,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好学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宋定伯捉鬼》在传统教材里,人们按对鬼的习惯认识,都认为课文是在告诉我们:人只要用智慧就能战胜凶恶的鬼怪。其实只要细读文本,你就会发现,文中的鬼并不狡猾,也不凶恶,还很诚实善良,相反,人还很可恶。于是我有意识地把它推荐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分析文中的人和鬼的行为,你喜欢哪一个呢?
学生甲说:“人很奸诈,一开始就欺骗鬼,还引诱鬼说出自己的致命弱点,为他后来卖鬼做准备,真是可恶。”
学生乙接着说:“人之所以这样做,是怕鬼伤害他,是在自我保护。”
学生丙说:“鬼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恶的代表,人不可不防,这样做是一种智慧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丁说:“文中的鬼并没有给人耍花招啊!回答问题也很诚实,‘共递相担’,干活也踏实,他是一个诚实善良的鬼,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诚实善良。”
学生戊:“如果开始人鬼对话时,鬼不说出‘惟不喜人唾’这致命弱点,那后来人就没法把他变成羊卖掉。这就是因为他太‘诚实’,不善于保守秘密所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秘密信息,否则就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
……
阅读是一种个性行为,这种“个性”应该体现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感悟外化的流露等个性化方面。在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但听到学生富有差异的对文本的解读,更能感受到学生极具个性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中个性的展示。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些“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理解”,才能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尹成芳,教师,现居四川叙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