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古诗词教学应以读字为先

作者:陈水娥




  古诗是我国浩瀚文学星空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气质最完美的呈现。然而,如何把古诗的美呈现在当代小学生的面前,如何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何营造一个诗情洋溢激情荡漾的课堂,把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引入到典雅而精美、深邃而隽永、浩瀚而辽阔的经典诗文大世界,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呢?我认为要让“读”占鳌头,教师应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读”这条穿珠的线,让孩子们在各种形式的读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进入意境,引导学生读出诗的感觉、韵味、节奏、意境和情趣,赋予古诗鲜活的生命力。
  
  一、整体诵读—感知诗意—奠定基调
  
  只有真正理解了一首古诗,才能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人地朗读这首古诗词,而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做到整体诵读,感知诗意,奠定基调,做到“三读懂”,即读懂诗题诗文,读懂时代背景,读懂诗人际遇。小学高级教师万小兵在执教《泊船瓜洲》时就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断。
  师:乡愁,是游子心中永久的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乡愁。那么诗人王安石的乡愁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泊船瓜洲》。”(生读《泊船瓜洲》)
  师:(课件显示古诗)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把这首古诗读上四遍。要求前两遍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饶有韵味。开始。(生自由地读诗)
  谁来试一试?(生读诗,但将“间”读成了一声)
  师:真不错。这首诗中,总共有6个多音字,你读准了5个。这个“间”读第四声,再读读。(生读准了“间”)真好!大家一起读读。(生齐读)
  师: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再来读读呢?(生读,有节奏,但不明显)
  师:真了不起,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请你再给同学们读读,老师和你一起读,好吗?(师生齐读,节奏感增强)
  师:这就叫把诗读得有板有眼。大家学学刚才这位同学,再有板有眼地读读。(生再次练读这首诗)谁再来试试?(生读的很投入)
  师:读得有滋有味啊!咱们一起读读。(全班齐读)
  师:再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默读下面的注释,然后想想诗歌的意思,想好后和同学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介绍王安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节课上,万老师一开始就用深情的叙说,把学生带进诗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就让学生读,以解决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再读,理解诗句意思,把诗读得有板有眼,有滋有味,然后介绍作者及生平,以便学生整体把握诗文,感知诗意,让学生自己在心里定调。
  
  二、多元解读—感受诗境—再现画面
  
  人们常说,经典诗词“诗中有画”,这诗词中的画就是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诗的境界就等于与圣贤晤面,开始进行“对话”了。诗词中的文字在反复“对话”中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隐约浮现出圣贤的音容笑貌,进而感受圣贤内心的思想感情,以至渐渐地与圣贤心灵相通相融。于是,“我”读,便是“我”自己感情的倾诉,“我”自己心灵的歌唱。
  如笔者执教《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同时呈现这两首诗,让学生对比着读。老师提示:李白和苏轼笔下的“山”和“水”,在你的脑海中浮现的分别是怎样的山与水?要求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于是学生说我脑海里的《望天门山》的山是高耸入云陡峭的山,水是湍急的撞击在天门山上打着旋涡,发出哗哗声响的水;而《饮湖上初晴后雨》里西湖周围的山是烟雨蒙蒙的山,水是波光粼粼的水。这时再让男生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读《望天门山》,让女生在柔婉的音乐声中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借助朗读形式的变化,就能了无痕迹地让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两首诗各自不同的风格,让孩子们在对比读中入境入情,获得审美的愉悦。
  另外,把音律引入诵读,让吟唱法进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笔者在教王昌龄的《出塞》时,就用平长仄短的规律来诵读吟唱。那时而悠长,时而急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玉门关外,眼前是凉州一带辽阔悲凉的景象,耳闻声声凄切哀怨的羌笛。
  指导学生读的方法还很多,如范读,配乐读,男女生读,轮读,师生对读,竞赛读等等,但它的形式和顺序宜为范读——指名读——练读——齐读——自由读(即品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腔调,当然可以吟唱,甚至可以边读边舞)——诵读。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才能读得声情并茂,如饮醇醪,才能走入画面,通晓诗人的内心,才能浮想联翩,感动不已,酒不醉人人自醉。
  
  三、巧妙引读—感悟诗情—升华激情
  
  笔者曾将一些名师的教学实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都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引读”,正是这种教师的引领,在把学生带进文本的同时,营造了诗情洋溢,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层次地体验诗情,掀起课堂高潮。王自文老师在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这样引读的: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到南宋统治者真的是腐败无能。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整整沦陷65年。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啊!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的统治者们。
  看到王老师的引读案例,在欣然感叹之余,也得到了关于引读的两点启示。
  细读文本,找准引读切口。引读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核,深入体验诗情,但必须找准切口,什么地方要引读呢?笔者认为适合反复引读的句子大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承载着文本信息;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三是适合学生集体朗读。找准这样的句子。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既利于学生走进文本内核,体验诗情,又能烘托课堂气氛,掀起课堂高潮。
  因势利导,精心设计引言。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的确倍受青睐。不过,引读过程中的引言却是十分讲究的。这个案例中的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进行巧妙“切割”,将23739天用1年、5年、10年、65年分段再现,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境入情地跟读。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战火弥漫,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是沦陷区人民对敌人暴行和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四、拓展多读—内化诗文—积累语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重在积累和感悟,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把孩子们引入诗殿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让一些意境相似,主题相同的古诗融入课堂,给古诗的学习渲染出一个淡淡的背景,萦绕起一曲袅袅的天籁,课堂上的情感容量将大大增加,给人以丰满充实之感。课后,可让学生找一些关于诗作者的诗词读读,深一层地了解诗人,做到从读诗到读人,或者找找类似的其他作者的诗读读,欣赏不同的诗风,并诵记一些相关诗文,积累语言。只有孩子们滚瓜烂熟地背诵了许多篇语言文字精美的篇章,孩子们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有了广读博览的体验,他们才能自然而然地具备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具备一种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视野。
  精彩纷呈的古诗教学课堂,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诗词的博大精深,形式多样的诵读更让学生享受了祖国的文字美,体验了自然美,领悟了意境美。“读”占鳌头,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对古诗的独特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内心的独特感受,转化为诵读的激情,并通过美读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情感,将经典古诗穿越时空的隧道栖息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让课堂充满古典的韵律美,现代的和谐美!
  陈水娥,教师,现居湖北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