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与体验

作者:周 永




  细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体验”“感悟”是出现得非常多的两个概念,也是当今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这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曾出现的现象。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观事物间的沟通与交流,它能激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调动个体的情绪感受,升华个体的情感,达到“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境界。因此说,新课标所强调的“感悟”“体验”的崭新理念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学生的诵读、对文本极具个性的认识和感悟、大胆的想象、表演实践的体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极富创造性的快乐的天地,语文课才真正有了语文味。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感悟”“体验”进入开放的语文课堂?
  
  一、走进文本,熏陶感悟。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行为。感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感悟了,语文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离不开诵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让学生在个体独立与群体互动的结合中进行熏陶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体验。认知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让学生进入文本,在词语学习、背景介绍、想象的介入下,文本触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意趣上的反映,文本与学生发生着碰撞,学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感悟与体验。我在教学七年级课文《理想》时,通篇就以“读”的形式进行,有学生的自由诵读、集体诵读、个人诵读、自由点评、交流体会。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通过教师的引导进入了一个个高潮,学生的心灵在无数次碰撞中闪烁着火星,完成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
  
   二、内化认识,形成体验。
  
  体验是一种感性活动,它以直觉的方式把握世界,不借助于严密的逻辑思维程序,而是通过感性直觉达到对理性本质内容把握的一种心理过程。“任何一种事物的特殊性只有在设身处地的体验中才能确切感受到,如果只是以陌生的眼光作一些外在的观照就容易大而化之地模糊掉。”只有对文本展开审美赏析,借助已有的认知结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敏锐地感知文本的形象、感情意蕴、言语魅力、表现技巧,化文本客体为解读者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化文本的艺术质体为解读者的艺术感悟,化文本的情趣魅力为解读者的情感内涵。教师以点拨诱导开启学生思路,以讲评赏析示范学生,以气氛渲染感化学生,以探究讨论深化学生。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学生在诵读、走进文本后进行自主学习,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我要求学生:“找出你觉得写得最好的景物描写的句子,进行诵读,并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原因。”学生驰骋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一个融注了个人感情色彩、个人看法的雪境。学生尤其对运用了白描手法的句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的赏析更是让我惊叹,学生的自主感悟与体验完全替代了教师的分析,学生的观点丰富了,文本的意境开阔了,课堂上的师生心中荡漾着体验的成功感。
  
  三、释放体验,融入实践。
  
  “释放”是阅读教学中感悟体验的效果反馈。它是个性体验的真实流露,是内心世界、情感态度的流露,也是个体价值观的直接表现。诵读、答问、交流、辩论、表演、实验、探究、创作等均是释放体验的形式。在教学《你一定听见的》时,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我让学生用一组散文化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声音世界的体验。这是释放体验、外化情感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教学《核舟记》时,我让学生表演文本中“船头坐三人”的片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得到了释放。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引入辩论环节,让学生就对克隆的态度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强化了个性化的体验。体验源于实践,在经历了知、情、意的统一之后,又必须回到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强化体验,形成创造能力。
  新课程改革让感悟体验全方位地进入语文课堂,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象,尤其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体验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由传统地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寻知识,学生能力与素养真正得到了提高。
  周永,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