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

作者:蔡少平




  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传道”是古往今来一贯的教育思想,“传道”是儒家教育的第一要义,而“道”即“先王之教”,也即与封建道德合拍的言行准则。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价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孔子的《论语》从学生学习的道德基础、学习过程中人格培养与学习知识的关系、人才的品德所占的比重三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自始至终都强调“德”,即我们所说的健全的人格。《大学》则进一步把它具体为“三纲八目”的人格追求,就是当时“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过程。唐代韩愈的《师说》,明确指出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大任务中,“传道”被摆在首要位置,“受业”、“解惑”两方面的疑难问题,才得以切实施行。韩愈把“传道”作为大任务之首,正符合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中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换句话说,在儒家教化中,学生人格的培养是被放在首位的。剔除其时代局限性,我们觉得,其精髓还是有合理性的,值得我们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师借鉴。
  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提出“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本领、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态度。现在,我们觉得,最起码应加上这样一条: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而有人文性特点的语文教学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放眼当代语文教坛,其现状令人不禁忧从中来:现行高考制度及其统率下的语文教学严重偏离了人格培养这一思想,造成人才的畸形发展!有鉴于此,我们觉得,中学语文教学亟需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高考制度的深入,“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原则被逐渐淡化,学生在惨烈的“惟应试教育”中,分数达到了,但语文能力极差、精神内核空虚和缺失。在“惟应试是图”的教育中,语文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付出、语文课的价值,用分数来计算,永远是不等价而且低廉。“孔子、韩愈、陶行知、魏书生、程红兵……”这些优秀者的光芒!成为历史,而如今的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被模糊了,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格力量的熏陶:对人生的态度、对世界的看法、对时事的评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当然,只要我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以下二点,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
  1.把每一篇课文都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来讲。翻开语文课本,哪一篇课文不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从孔子、孟子到毛泽东、鲁迅,从屈原、李白到郭沫若、曹禺,从刘勰、沈括到叶圣陶、李四光,从中国的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到外国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以及欧·亨利,他们的作品就像一朵朵的浪花,汇成了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典型的例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个的例子中去感悟,去欣赏,从而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2.把每一节语文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中来教。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材料外延伸,与火热的、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制的扩大。
  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种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推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实际上还任重而道远,允许语文教师在课堂内随意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挖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束缚于参考书和试卷的羁绊;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动机,在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学会拓展自己的精神视野,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充分激发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锻炼自己的语文思维。这就要求现在的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实施“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虽然关注的是问题的提出,注重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
  蔡少平,教师,现居福建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