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黑”

作者:叶华利




  《高级汉语词典》认为“黑”的动词用法有两个:
  1、把某物放在隐蔽处,把……藏起来。他把钱都黑起来了。
  2、说……的坏话,诽谤。
  《汉语大词典》里列举的动词用法有三个:
  1、倒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第六回:“那苟才前两年上了一个条陈给制台,是讲理财的政法。这个条陈与藩台很有碍的,叫藩台知道了,很过不去,因在制台跟前,狠狠地说了些坏话,就此黑了。”
  2、脸色阴沉,严厉。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脸顿时黑了下来,为被人捉弄而恼火了。”
  3、陷害。姚雪垠《长夜》九:“近几天有人说我的坏话,想撵我离开杆子。你看,有人说我从前黑过朋友,这话他妈的从哪儿说起啊!”姚雪垠《长夜》:“可是今早听到一个坏消息,说是有人想黑我,我只好赶快来了。”
  《汉语大词典》中列举的动词用法是值得商榷的。例1例举的是近代汉语的用法。《高级汉语词典》中有“比喻倒霉,不走运”这一条语义,但词性归为形容词。在现代方言中,如广州、香港话,“黑[hak55]”意为运气不好、倒霉,“呢排好黑”(这一阵运气很不好)。但在词性上,《汉语方言大词典》也将它归为形容词。
  关于例2的用法,又如:老板娘马上黑下脸来。(艾芜《野牛岩》)在西南官话成都方言中有这样的用法。《汉语方言大词典》将这种用法归为形容词。
  从例3的具体语境来看,“黑过朋友”也可以解释成“说朋友的坏话,诽谤朋友”。我们在《汉语方言大词典》发现这样的例子:<动>下毒手或出卖。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三哥的性子我知道,从来没有黑过朋友,我还能怕三哥么?”如果我们将例3中的“黑”解释成“出卖”,在语境中也说得通。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发现,黑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但不管黑作何种解释,它的贬义色彩却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这应该和我们对黑色词的认知心理有关。中国曾经有过黑色崇尚的历史传统,黑色曾是夏和秦崇尚的正色,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祭服都是黑色。因为黑色象征着尊贵和庄严。中古之后,黑色崇尚逐渐衰微,黑色也逐渐有了贬义色彩。这种变化也可能和佛教的大规模传播有关,佛教崇尚金身,佛经中常将黑色与罪恶相联系,以黑业称恶业。佛教中的地狱也多冠以黑名,如黑沙地狱,黑绳地狱。故汉语中黑多表贬义。
  语言中语义是非常活跃的因素,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网络的出现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促使我们的语言产生新的用法来反映现实。网络上有这样一些用法,下面这种用法已被讨论过:
  1、总之,月光的官网被黑过以后,其实就应该注意了。
  2、昨天Google官方blog离奇地出现一篇怪文章后,大家纷纷在猜想它是否被黑了。
  从形式上看,“黑”后跟了“过”是典型动词的语法特点。从意义上看,这些例子都与网站和黑客有关。黑客是hacker的音译,在英语中,原指有才能的程序设计员,是个褒义词。后来,craker(擅自闯入他人电脑、网络的人)与hacker混同,致使hacker的词义发生了转移,褒义词也随之变为贬义词。它是直接以贬义色彩进入汉语的,指非法闯入他人计算机网络的人。“黑客”的“黑”的拈连用法也是近几年的事:
  1、“澳大利亚政府网站被黑”(《中国青年报》1999年1月4日第7版)
  2、“最近,美国联邦调查局因为搜查了一些黑客的住所,结果遭到了黑客们的猖狂反攻。搜查令发布一两个小时后,黑客们黑了联邦调查局的网站。”(《解放日报》1999年6月7日)
  3、黑客黑了纳斯达克。(《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19日)
  “黑”的动词义当是被黑客闯入、侵入、攻击、破坏。“这种译法既巧妙地表明了‘黑’是‘黑客’的行为,又契合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对‘黑’的‘黑暗、不公开、非法’等深层意义的认同。既言简意赅又非常传神。”
  综上看来,动词“黑”是个生命力很强的词,相信随着语言的发展“黑”的语义会越来越丰富。
   叶华利,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