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苏轼词艺术特色例析

作者:刘名新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因所谓“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后又出任杭州、杨州等地太守。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当权,苏轼又一贬再贬,从惠州(广东惠阳县)到远徙琼州(海南岛),直到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第二年死于常州(江苏省)。
  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虽然政治理想破灭,但在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苏轼作了大胆的革新,主要是在题材上的扩大及写作手法的创新和风格的多样化,在这种多样化中让我们解读一首词,论证一个问题。综述如下:
  
  一、解读一首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在黄州任上游黄州赤壁时写的。当时他47岁,已经贬谪黄州两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反思人生,在反思中感悟到政治上的悲苦和人生的坎坷,在坎坷中无法找到正确的政治途径。因此,写这首词来抒发当时的心怀。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头,就显现气魄宏伟、感情激越,作者见长江滚滚东流,而联想千古风流人物的消逝,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但用“浪淘尽”三个字把“大江”和“千古风流人物”联结起来进行联想,千百年来,无数杰出的人物都像滚滚东流的长江浪涛,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一去不复返”中,把“风流人物”的消逝写活了,作者把人生的“单乘票”,用具体的翻滚的浪涛来表达,既形象、又生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在这种“仰慕之情”中,随着大江东去的浪花,把我们带到了千古兴亡的历史气氛中去……在这种“氛围中”,作者指的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点明了时代“三国”,告诉了人物“周郎”,交待了地点“赤壁”。也就是说:人们指着故垒西边说,这就是三国时代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了。周瑜破曹操的赤壁是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苏轼所游的赤壁在黄冈城外,不是当年大战的赤壁。看来,苏轼是知道的。所以,他说“人道是”,是假借此地作为古战场,藉以怀古而已。苏轼为抒怀而引起了后人的争论,黄冈人说“赤壁之战”应该在我们黄冈,有“赤壁怀古”佐证;嘉鱼人说:“赤壁之战”应该在嘉鱼的长江南岸,有历史记载为凭。在争论中,文人们为了怀念古人,就定了两个“赤壁”,把黄冈定为“文赤壁”,把嘉鱼定为“武赤壁”。前者怀念苏轼,后者纪念周瑜。这就是一文,一武,两个赤壁的由来。赤壁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看“乱石”句是仰视石壁的高峭形象,一个“乱”字,一个“穿”字写出了徒峭不平的石壁与高耸入天的姿态;“惊涛”句是俯视江岸奇险形象,一个“惊”字,一个“拍”字,写出了浪涛的声音;“卷起”句是描绘远望近看的狂澜汹涌起伏的异景,写出了浪涛的色彩,在全词中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只有这三句,却很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形势险要的长江天堑的画面,让人们在这幅古代的画廊里产生了各种联想,在这种“联想”的气氛中,作者发出一种豪迈的感叹!感叹什么呢?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这幅画里,有作者自己,有逝去的古人,有历史的痕迹,有“画”在人不在的感叹,同时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哀。在这种悲哀的氛围里,在这幅流动的画卷中,让我们看到了苏轼最大的悲哀就是建议不被采纳,观点却被否定,价值得不到认可,加之仕途不通,坎坷不断,这一切的一切,都连接着“多少豪杰”。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没有找到答案。只有“遥想”,“遥想”谁呢?“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这五句想的是周瑜,比的是周瑜,写的也是周瑜。学术界看法不一致,有的认为说前三句写周瑜,后二句写诸葛亮,“‘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装束,而‘谈笑’就可以御敌,又是诸葛亮平生最惊人的表现。”要是这样,那么,前三句描写周瑜就无着落了。我认为根据文字的前后连接,应该是描写周瑜一个人。因为整个赤壁之战是由周瑜统一指挥下完成的,历史上也有记载。再从上下文句的关系来看,前三句写他潇洒的风度;后两句写他的指挥才能。两者整合构架成一个风流儒将的形象。至于“小乔初嫁了”一句。我认为,这是作者的一种艺术构想,在这种构想中让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对作者与读者都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在这种精神愉悦中、在艺术的构想里,作者面对是两个场面:一边是八十万曹军,声势显赫;一边是孙刘联军仅有五万,众寡悬殊,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少年英俊的周瑜,身边有小乔美女,他们力排众议,统兵江边,严阵以待。在谈笑风生中,火烧赤壁,使曹操八十万人马“灰飞烟灭”。这时的苏轼站在赤壁之上,并没有因“灰飞烟灭”而觉醒,而是在继续地构想、神游,他在哪里“神游”呢?他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位苏老先生真有趣味,他说,今天神游故地,如果周瑜显灵,他必然要关怀地笑我,笑我没有干出什么事业早已头发白了。你看,作者自作多情地与“周瑜”对话。对出了这样美丽的诗句,让读者在有趣、有味、有感中思考历史,景仰古人。从而在现实中对比自己(苏轼),在对比中让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情绪,充满在字里行间。我认为,这种感情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因为“赤壁之战”,周瑜才三十四岁,而苏轼写《赤壁怀古》时已经四十七岁了,当他想起周瑜在盛壮之年就已作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被贬谪黄州,连“签书公事”的职权都没有。这时的诗人,站在赤壁之上,望着“大江东去”的流水,想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想到了许多像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壮志未酬人已老,功业未立鬓满霜。思古人,想自己,又怎能不感慨万千呢?于是诗人的情绪在“神游”中觉醒,并发出了:“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感叹什么呢?感叹怀才不遇,伯乐难寻,只有樽上一杯酒、上凭天、面对月,找老天爷讨个说法,“一樽还酹江月。”在这杯酒里,有诗人政治理想破灭的悲哀,也有作者“大江东去”的性格豪迈,在豪迈中有一种对人生的感叹!
  
  二、论证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苏轼曾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历史的巨浪是淘不尽的。为什么呢?我们只能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苏轼一生著作极丰,流传下来的有诗歌2500余首,词有340余首,散文100余篇,杂文300余篇,政论文40余篇,策论文近40篇,此外还有大量的书简和铭、赞、颂、祭文、墓志等。这些作品全部合起来,号称“万篇”200余万字。拥有这样的精神财富,在我国古代作家中是不多的,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见的。另外,他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北宋豪放词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创作都形成了高峰,不愧为当时文坛的领袖。所以说: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它淘去的是生命,是躯体,是对青春逝去的感叹;淘不去的是精神,是灵魂,是存放在文学殿堂里的巨著。因此,笔者用数据证明:历史的巨浪,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物。
  刘名新,教师,现居湖北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