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中新课改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作者:张 莉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知识传授为重点、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即“生本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它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现行课堂中缺乏有效、可行、持久的师生合作机制,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的课程改革亟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师生关系影响着教育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鸣。与学生有良好关系的教师,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心理上也趋向于教师,教师所上的课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多知者,多知者不如乐知者”的道理。同样一句话,“有的教师会把学生说得笑起来,而有的教师则可能会把学生说得跳起来”。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是严父,及时纠正,决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应是慈母,耐心帮助,加以解决;学生有进步时,老师就是医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副副鼓励与告诫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老师应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师生关系表现为: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陈旧教育观念及体制的影响,在呆板僵固的课堂教学中,师与生处在了相对独立甚至对立的位置。一位美国教育家考察了中国教育后发出如此感慨:“在中国做老师颇有当皇帝的感觉。”而新的课程改革渴望拆除师生之间壁垒,用平等、民主来取代独断专行与师道尊严。但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就是师生的交往和对话。这种对话构成了师生关系之间“我——你”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我们”的存在,“我们”是平等的。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2、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
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社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协作。如今,互助合作不仅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弘扬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新的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互助、合作,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不仅提出了鲜明的培养目标,而且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的条文中,阐明了具体实施的原则和规定。例如“教学过程”,就强调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明确是“互动”,那就不是“被动”;“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纲要》还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学习”。教师传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而转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从“讲”师变为“导”师,教育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中,A型(书本知识)、B型(教师知识)、C型(学生知识)三者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控制方式,非常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的,A型知识占绝对优势,很少有B型、几乎无C型知识。教师在新课程的接受时,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品质的境况,因而,A的比例相对较少,B+C的比例较大。这样一种“非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权力型社会控制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可持续发展的。
这种不是传递已知,而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激发出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潜能”,它将训练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创造者,而不是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这些改革就是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信赖、尊重的师生关系
依赖与尊重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因此,渴望信赖与尊重,成为学生内心深的共同呼声。“依赖、尊重别人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不会信赖、尊重人,从高层次上讲,享受不到信赖与尊重人的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低层次上讲,自己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与尊重。”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也许还会喜欢这门学科,将来有所建树。相反,学生“厌其师而弃其道”,一生也不会喜欢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应善待每一个学生,“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而教”,“为理解而教”。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是为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
4、教学相长的关系
过去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面向21世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新型教师,如果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水桶不断注入高质量高水准的水,再用“一桶水”去应付学生显然是不够了。所以教师要学习,充电,积极探索,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探索、进步的过程。
过去我们也提出教学相长这样一个概念,但似乎这种教学相长是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为主要前提的,是通过一些有效果的教学过程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的这样一种“教学相长”的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观需求(正常的、健康的、合理的)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又必然会对一些未知知识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得到一定形式的帮助;教师则在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尽心尽力服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些未知的知识共同研究与探索、出谋划策。同时又由于信息社会中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也可能在学生的探索中得到启发与帮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能者为师”。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双方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才会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局面,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亲情关系。
“我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句名言尽人皆知,它道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人类文明需要传承和创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学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人,又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超过自己,胜过前人。“弟子未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有句名言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换一换,每人还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观念,我有一个观念,换一换,每人就有两个观念”。也因如此,教师和学生才能“双赢”。
四、结语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有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要,应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现实。
张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