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花未眠》主题之我见

作者:聂百华




  《花未眠》是一篇由对自然美的感悟而引发的关于美学思考的说理散文,因其自然化的结构,自然化的语言,也因其悟禅般的高深的美学思考,让人恰如面临一盘散落的珍珠,只觉得句句珠玑晶莹,处处睿智闪光。然而对于《花未眠》的主旨,一直都有争论。有人认为本文体现了一种浓重的生命意识。人教版教学用书上说,本文意在“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所得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
  笔者认为,在这篇文章中,不能否认它零星地闪烁着一定的生命意识,但说起主旨,却显得很牵强。川端康成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内心总有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再加上传统文人“多才必多忧,多情必多愁”的思想特质,形成了川端康成孤僻、内向、忧郁的性格和气质。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生死观也与众不同:人的一生中只有生和死两个极端,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接近死亡。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到:要活下去!”作者从一朵花盛开就想到要珍惜生命,说明川端康成并非珍爱生命之人,在他的头脑中潜藏着浓重的“死亡意识”。但他忽然发现盛开的海棠花竭力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美,颓废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染: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即使平凡渺小如花,也要绽放生命全部的精彩。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作者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想到生命值得珍爱。
  由此可见,川端康成对生和死有着深刻的思考,他的很多作品都和死亡有关,他最终也以自杀的形式实践了对死亡的欣赏和向往。他的这种性格和思想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在《花未眠》中,在文中就提到了画家雷诺阿的话“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单纯地认为《花未眠》的主旨是在探讨生命,因为分析文章的主旨,更要依文论文,看文章内容的主体。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整篇文章。
  《花未眠》的第一二段是引子,作者“发现花未眠”,大吃一惊,进而引发了诸多感触。
  在第三到第五段作者由花未眠而感悟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之所以是有限的,是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以期更好地感受美。紧接着引用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的话来论证。那么,是不是只要活下去就能感受到美呢?这时候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既然“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而自然的美又是无限的,那么,要想邂逅美就必须亲近自然。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呢?作者在第六段说,“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这是从反面在论证观点。
  紧接着作者在第七至第九段举了李迪、罗丹、宗达、长次郎、坂本繁二郎等人的事例。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创作出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作品,是因为他们亲近自然,仔细观察自然,使得他们邂逅了生活中的美,并进一步创作出了美的作品。这是从正面在印证这一观点。
  第十段作者联想到自己虽然多次到岚山游玩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从而领悟到“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这种美只有哪些人才能看到呢?亲近自然的人。只有亲近自然,才能邂逅自然的美。作者用自身的经历重申了这一观点。
  第十一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呼应开头,突出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没有理由再说这一篇文章除了论述“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之外,还有“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的观点;或者说本文意在体现一种浓重的生命意识。如果硬要这样理解的话,就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可以有多元的解读,但这些不是最好的解读。
  聂百华,女,中学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