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斑羚飞渡》彩虹描写的作用

作者:符仕江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了一群斑羚,面对种群灭绝的关键时机,为了赢得生机,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读罢全文,让人对斑羚肃然起敬,精神受到强烈的震撼。掩卷思之,我感到斑羚的生命如虹般美丽。文章对彩虹的描写起到了多种作用。
  
  一、使文章张弛有度
  
  文章一开始,作者从多方面给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到另人窒息的环境气氛:猎狗、猎枪,绝壁的伤心崖:六米宽山涧超出了斑羚的跳越极限;一只老斑羚试跳坠崖;镰刀头羊悲哀的咩叫。这时,斑羚群不得不接受灭族之灾!文章营造的紧张气氛也到了极致,接下来,作者描写到:“斑羚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作者笔下,美境出现了,它给读者一种暗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机要出现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章紧张气氛由此处对彩虹的描写开始缓解。读者紧绷的弦也稍稍得到松懈。其实,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如小说《李自成》(选进高中课本的一节《虎吼雷鸣马啸啸》)中,一场大战过后,作者写战场:鲜花盛开,蜻蜓翩飞,马悠闲嘶鸣等。
  
  二、使头羊形象更加灿烂
  
  镰刀头羊成功的组织了飞渡,飞渡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给人类社会深深的反思: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呢?老斑羚做到了,镰刀头羊做到了。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飞渡的镰刀头羊。等待它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束手待毙,成为猎人餐桌上的美味?再次飞渡?可它此时是形单影只,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面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多么悲壮、凄美的结局啊!万物之灵的人类,将在“灿烂”中目瞪口呆,而头羊悲壮的身影身后留给人们的或许是轻蔑,或许是嘲讽,更或许是给人类上了生动的一课: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生命应是平等的,哪怕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甚至有时还不如动物呢!镰刀头羊是消失了,可它是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虹美,头羊的身姿、精神境界更美。在文学描写中,常用到衬托,写山高,以烟霞衬之;写水的灵,以龙衬之。那美丽的、弯弯的彩虹和那头羊的身姿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彩虹把头羊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更加光辉灿烂。人们感到镰刀头羊是骄傲地、愉快地接受死亡。不,这哪是死亡,这是一种飞升,一种超脱!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头羊形象清晰而高大起来。文章这样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
  
  三、使文章的情调显得悲壮、慷慨激昂
  
  全文展现了惊心动魄的飞渡过程,整个斑羚群被死亡的阴影笼罩,一只小斑羚的新生是以另一只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作代价的,最后镰刀头羊也是完成它最后的心愿——回到它的臣民中去,与老斑羚团聚。全文应是哀伤、凄惨的情调。但由于作者穿插了对彩虹的描写,使得对整个文章阅读起来,读者感受到的是悲壮、慷慨激昂。读者受到了强烈的精神震撼。感到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若去掉这些对彩虹的描写,文中对斑羚飞渡的描写虽然也使人们深感震惊,但读完全文,就会陷入深深的悲哀中。
  
  四、使文章内容丰富主题深化
  
  文中对彩虹的描写,丰富了文章内容。文章不仅有动作描写,也有对斑羚活动的环境描写,作者对伤心崖环境的描写,仅出现在开头,对彩虹的描写则出现了多次,也颇具匠心。结尾与初次写彩虹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头羊的礼赞,头羊的形象、思想境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文章主题得到了深化。
  彩虹是虚幻的、美丽的,但作者对彩虹进行了多次实实在在的描写,这种描写在文中起到了多种作用。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读此文时,震惊感、崇敬情油然而生,认人不忍卒读,那弯弯的彩虹,那消失在彩虹里的斑羚被牢牢地印记于读者的脑海。
  符仕江,教师,现居四川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