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阅读中的两个关键词

作者:陈红燕




  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才能使他们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在阅读中能让学生形成迁移的能力,生成一定的语感模式。
  
  一、阅读和迁移
  
  有的人能够在阅读新的文章时,迅速产生迁移,展开联想,深刻领会文章的题中之义,甚至是言外之义,凭的就是熟记的几百上千个语句、语段或篇章的语言材料。
  如《红楼梦》第23回“西厢记妙词戏通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黛玉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的句子;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黛玉之所以能在阅读中瞬间里形成迁移,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非有名师现场指导,而是离不开她本人平日里所积攒的诗词功底和她的联想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亦如此。读者要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文本的创造,通过语言文字领会“韵外之意”,“言外之意”。如《惠崇春江晚景》,阅读时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桃花、江水、浮鸭,还有从桃花绽放想到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了身边,从鸭子下水想到春江水暖,从蒌蒿发芽想到河豚的溯江而上,因而从对一幅画的有限景物的描述中感受到无限的春意。
  经常在课文中出现的李杜,苏辛以及鲁迅等人,我们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前后联系,使学生对此人此作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并且对某类或某种表现手法能形成整体的认识。如学习白居易的《微雨夜行》,围绕“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这句描写微雨的名句,我们可以选编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中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可以选编朱自清先生《春》中的名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蒙蒙的薄烟。”打开了生活的大门,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就开阔了,迁移的生成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二、阅读和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阅读到了一定程度,语言知识积累到相当的地步时,不仅能形成迁移,还能生成语感。“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
  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举个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如何才能让现在的中学生拥有这份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然而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迁移能力无法形成,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我们势必创造机会和时间,让我们的学生多看看课外书,让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使语感变得丰富,使心灵变得纯净。
  陈红燕,教师,现居浙江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