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作者:张晓玲




  语文教学只有饱含激情,才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焕发出生命的神采,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其迸发出更为灿烂的情感之火,促使其具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在阅读感悟文本中渗透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是作者饱蘸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创作而成,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生对文中情和意的理解感染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影响与传递。
  作为语文教师,唤醒自身的激情应是上好一堂魅力语文课的前提。备课时,我们应全身心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并能恰到好处地扮演任何角色走进教材,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自身有了激情,才能在情感驱动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才能用各种方式在各个环节准确地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情感。课堂上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们美观的书写,精彩的范读,丰富的表情,甚至于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感染学生,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老师没必要老是把自己定格为稳居讲台的那个传经授道之人,我们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化作课文中的一个小动物,变成孩子睿智思维的欣赏者,甚至成为孩子们编导的情景剧中的小角色。努力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你,陪伴孩子感受、领悟、审美,找到了与孩子共同的兴奋点,体味到语文教学的应有的甘甜。唤醒教材文本的激情,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环节。从文本中寻找信息,配以丰富的教学语言、诗意的媒体音乐,创造出与课文境界相和谐的课堂教学意境,巧妙地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相会。教材一激活,教学的境界和内涵就显得开阔和丰富了。孩子们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而是主动忘却自己的身份,融入到文本中去,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获取直接的感受,从而与作者心灵相通,引起共鸣。如果语文教师能有效激活教材中那浓郁的人文色彩,引导学生做课文的探寻者、审美者、体验者,让每个词,每一句话都能深入学生的心灵,那么语文课无疑就是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变成一个富含诗意和创造的理想天堂,充分演绎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在朗读课文中抒发情感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读,在读中欣赏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及时引导学生于朗读中抒发情感,不仅是心灵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需要。在反复朗读中品味,学生自然能感知课文形象,体会节奏韵味,领悟风格特点,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我们语文教师只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就能使各种美的模式内化为学生表达感情的模式,就能使课文的声韵节奏与学生心理感知沟通一致,主客协调,物我同。
  阅读课要解决的就是“读”的问题,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并体会各种情感经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一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朗读,二要加强朗读时情感、意境把握等方面的指导。
  
  三、在阅读总结中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由此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理解的局限。随着《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从大语文教学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课需要拓展资源,让语文课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更加厚实丰满。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对象,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课文所蕴藏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心里的情感因素,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情促学,以情促教,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跟文本的意境沟通,让整个课堂洋溢着情感,激荡着情感,同时也滋生着更多的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被情感滋润的课堂应该是最美的课堂!
  张晓玲,教师,现居湖北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