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诗歌解读参照系的层次构建

作者:张永华 李彦武




  “知人论世”“微言大义”“以意逆志”作为析文辨义的理论方法,不成系统,无法在使用中发挥具体的指导作用。而作为解诗方法,建立一个解读诗歌的参照系不失为一条有效门径。
  (1)语境参照系:何人何时何境为诗,即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生平。(可以看作是知人论世)
  (2)知识参照系:调用记忆中贮存的知识与诗文相印证,阐发诗文。(可以看作是微言大义)
  (3)功能参照系:确定诗文最初执行的语际功能,即表达的主旨。(可以看作是以意逆志)
  语境参照系的背景牵着诗的内容,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嘉莹先生谈“修辞立其诚”时曾讲过一件事:她在台大教书时,一位学生交来诗作,有“红叶枕边香”之句,叶先生初不接受,认为:(一)红叶不香,(二)叶长在外面、山里,不真实。但学生解释说:“此红叶是女友千里寄给他的,上面有香水的香味,他将红叶与信放于枕边,所以红叶枕边香”,叶先生才认为有理。“红叶枕边香”本来解不通,而了解背景后,则诗味全出来了,女友的思念,诗人的爱意尽在不言中,不禁让读者为其深深地爱所感动。
  知识参照系中知识含量更是解诗关键。它要求解诗者(一)能掌握一些基础的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知识,能把诗句解构、推演,分析出隐含的预设、焦点、能指、所指。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二)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熟知名诗、名句。只有熟知大量诗篇,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进行横比、纵比、类比、对比,以诗解诗。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提送孟浩然,马上会想到《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免,白首卧松云”,知道李白对孟浩然闲云野鹤欣然向往。首句一见“故人”马上想到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再看“西辞”可想到唐皇与美三藏长亭送晚。接着“黄鹤楼”,崔颢一首“昔人黄鹤”千古响绝,能在此话别,不须此行矣。下句“烟花”,烟花以三月,春的气息;三月以丽人,生机盎然;丽人以烟花,繁华似锦。再驻目“扬州”,“扬一益二”“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通体一想,从名楼黄鹤到烟花扬州,烟花三月,春意融融,这一路开元盛世的繁华的长江下游,又哪里不是烟花之地呢。所有美的字符一串,又想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少年傲骨刚肠的壮别、王维《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体贴以及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肝肠寸断。综合看来此诗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且带有一种崇然向往之情,或许是对扬州繁华的向往,或许是对孟夫子闲云野鹤的向往,或兼而有之,只要你的联想不断,诗意便无穷。(三)要以诗意解诗。诗是美的东西,是一种妙言无比的感觉,诸如诗意、诗味、诗情画意,似乎都代表了一种高雅浪漫的情怀,所以解诗不可以太直白、粗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若仅解出:“两个黄鹂在绿树上叫,一些白鹭在蓝天上飞”就没有半点诗味了。其实这像一个电影的长镜头,又可是蒙太奇。解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A先近后远的距离美。B黄鹂点绿柳,白鹭衬青天的醒目颜色。C黄鹂欢唱,白鹭翱翔的双重动静(听觉和视觉)之美。D必须点出黄鹂成双的喜庆气氛和晴空一鹭的擎天之势。
  功能参照系中,选择是检验的关口。意象可以产生很多种,诗也可有相悖的解释,但综观大意,会有一个更符合原意。如姜夔的“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查资料,“华胥”本意:(一)传说伏羲之母叫华胥。(二)传说中的华胥之国,为国名。而在《列子·黄帝》中有“(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所以这里华胥可作梦境的代称。通观全文(一)、(二)解不通,若强加解释必又陷入误区,那么再考,第三义应是正确的。
  故此,建立三个参照系,完成解诗的浅层、深层、外层完美的审美空间,对于避免解诗误区来说还是较有实效的。
  
  参考文献
  [1]张亚非《话语理解理论:背景与现状》[J]《南京师大学报》1992.2
  张永华,河北武强人,副教授;李彦武,齐齐哈尔人,助教,现居河北张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