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应以辩证的思想对待教材中的瑕疵

作者:班廷景 王刚珍




  语文科知识包罗万象浩如烟海,教材教参出现微疵在所难免。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析,发现纠正这些微疵,并在教学中很好利用。若能发现并用好这些瑕疵,将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效果有两点,一是赢得学生敬重,提高教师威信;二是培养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勇敢的怀疑创新精神。
  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考证、审核、校对才交付版印发行的,是被视为权威的,若教师发现其中瑕疵,说明教师工作认真,说明教师睿智与渊博,具有怀疑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对这样的老师学生心中会油然而生敬重。
  怀疑与创新的恒长自信,是建立在成功的怀疑与创新的经历之上的,若成功的怀疑创新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和地方,学生就会觉得怀疑与创新是空中楼阁,非我所能,怀疑、创新、自信只是漂亮的幻想。怀疑创新的反复失败,还会让学生对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而丧失自信。如果怀疑创新的成功发生在身边,则能使他们自信增强。
  在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教参里的瑕疵是语文教师的奇宝,的确应当努力发现用好。笔者就有这样的一些经历……
  引导学生研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是一例。
  备课时我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中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和同步《教案与作业设计》(新疆少年出版社·马俊、王龙剑责任编辑)两书,两书均将此文分为并列的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开头到“……作为学者的方面”。大意:写闻一多先生为救国救民而默默研究学术,并取得累累硕果。第二部分到文末,写“闻一多先生投身民主运动面对凶残的敌人,视死如归,体现民主战士的大智大勇”。
  我仔细揣摩,发现这个分析不恰当。此文的结构应为“分→总”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倒数第三段(“证实了他的‘言’和‘行’。”处。)具体写闻一多先生在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方面的“说”和“做”,表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不图名利、刻苦钻研、治学严谨的精神品质,以及作为民主战士方面坚强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二部分包括文末两段,总的评赞闻先生的治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我修改了教学设计,将培养学生求实、怀疑、自信精神为目的、任务。运作上,我让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学生分析讨论后形成两种观点:一种如资料分法;一种,将第一、二段归为第一部分,末两段为第三部分,中间为第二部分。我告诉学生,教参资料是前一分法时,赞成前一分法的学生欢呼雀跃。赞成三分法的学生沉思片刻后,提出了推翻的有力依据——末二段(“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涵盖对“诗人学者”与“民主战士”两方面的“说”与“做”,不当附属于“民主战士”方面。我带头鼓掌,并赞扬他们不惧“权威”的怀疑精神、认真求实精神、及研之有据的科学分析精神。我接着提出了我的二分法,学生再度进入了思考。
  学生思考时我快速板书了三种划分法:
  (一)资料分法(全文为并列结构):
  第一个部分由开头到“……作为学者的方面”。大意:写闻一多先生为救国救民而潜心研究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并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第二部分到文末。大意:写闻一多先生投身民主运动面对凶残的敌人,视死如归,体现民主战士的大智大勇。
  (二)同学们的分法(总→分→总):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大意:概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三段到倒数第三段。大意:具体写闻一多先生在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方面的“说”和“做”,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不图名利、刻苦钻研、治学严谨的精神品质,以及作为民主战士方面坚强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部分最末两段。大意:总的评赞闻先生的治学精神和革命精神。
  (三)老师的分法(分→总):
  第一部分,开头至倒数第三段。大意:具体写闻一多先生在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方面的“说”和“做”,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不图名利、刻苦钻研、治学严谨的精神品质,以及作为民主战士方面坚强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部分,最末两段。大意:总的评赞闻先生的治学及革命精神。
  学生看黑板,沉思几分钟后,终于有人大悟:第一二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概括的只是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的特点,并非总地概括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方面的“说”和“做”。学生私下感叹说“咱们老师真高!”
  再有一例。今年我引导学生研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又一次很好利用了教材的瑕疵。人教版教材将此文作这样的编排:
  第一段:①傅说举于海……。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二段:③人恒过,而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④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⑤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我将它同老教材比较(老教材将①作第一段,②作第二段,将③④作第三段,将⑤作第四段。),发现他们的编排不同,而且都有不当。现人教版教材将①②连在一起作第一段,比较合理。两者是论据和推论总结的紧密关系,不当分为两段。而将③④⑤合为一段不合理(老版教材将③④合为一段也不合理),③是概括人才成长及发现过程,④是说“忧患”对国家也无比重要,⑤是针对①②③④议论的总结。笔者认为最恰当的分段法应是:①②③为第一段(或③单独为一段),④为第二段,⑤为第三段。段意可以这样概括:第一段,人才须在磨练中形成,在磨练中被发现;第二段,国家也必须有忧患磨练意识,否则必亡;第三段推出结论,所以“忧患意识”能使人得到生存发展,而贪图享乐却会让人萎靡至死亡。
  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其他任务的同时,又引导他们找出教材的不足。
  由于做了这些工作,学生思维也很灵活活跃,养成了随堂思考的习惯。学生的怀疑自信力、思辩能力都因此得到很好的发展。
  班廷景,王刚珍,教师,现居贵州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