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网络技术与作文教学

作者:徐培林




  网络技术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写作方式,也正引领着作文教学的一场革命。运用网络技术把写作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教学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教学的时空,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让网络技术与作文教学相融合,可让作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一、情境造势,激发写作兴趣。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以直观的声像资料导入,放松学生的心境,引其进入写作状态。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接着,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激发联想和想象或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如,我在指导写景片断练习时,先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了《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然后再动笔写景就容易多了。又如在作文教学中,我曾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画面再现了华灯初照的街景。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一句路灯对行人说的富有哲理性的话。有一位同学说出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路灯对行人说:‘我只能为你照亮很短的距离,前面的路还须你自己去摸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的生活空间,能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一次次的情境熏陶中,便会茁壮成长起来。
  二、查阅资料,丰富写作素材。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思维训练环节是审题、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期盼老师帮助审题的依赖心理,而千篇一律的主题更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与创新的个性化写作。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较好都改变传统课堂真空的单向教学模式,在积极查询调用网路中丰富的作文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可以改变学生原先搜索枯肠而不得的思维状态,在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写作的触发点,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写作语言的贫乏。此外,学生通过搜索资料,与同学交流互动,开拓了眼界.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的意识。
  三、网络发表,提高评改参与度。网络技术的介入,使作文评改更加便捷、直观。老师可以让学生打印习作提交软盘,或者发送到班级BBS,或者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然后利用网络的监控和广播功能将学生的作文“发表”在网络上。作文的评价变得“面对面”了,修改变得更方便了,可以当堂显示效果了。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评议他人作文过程中,也使自己的作文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还可以在网上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作文本”。学生将自认为优秀的作品全部在网络上保存,这一做法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即使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每次都能认真地修改作文,精心设计版面,并推出特别好的作品,接受他人的点评。实践证明,学生都能接受别人的点评意见,即使是批评的意见,也不会使他们失望,而更多的是热烈的讨论和再创作的欲望。网络技术,使作文的评价变得更方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在留言板上“写”下自己的意见就可以了。
  四、课内外交流,拓展写作空间。新课程标准提倡作文要“重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释放自己的真实思想。可见,作文的本质是交际,是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种沟通思想的桥梁。互联网上的交互方式,为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提供了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了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因此,我们应主张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进行更密切更合理的交流。如果学生与老师、家人、朋友之间发生了冲突,有时不好意思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可以鼓励他向老师、父母、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将自己的想法、态度都写清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帮助他们及时沟通,化解了矛盾。同时,在学生的成长档案中又存人了新的一页。
  实践证明,网络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把丰富的相关信息浓缩进短暂的课堂,能够及时地将学生的创作成果展示给大家,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徐培林,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