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重谈语文中的人格教育

作者:罗文平 邹希云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对于人格正在形成中的学生而言,如何通过语文教育完善其人格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心理学家凯利说过,人格也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特殊的概念系统。那么,在语文教育这个环境中,人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语文教师该如何因势利导?
  
  一、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直是我国现代教师的基本准则。语文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所长进,而且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的频繁交往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视野之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长者、智者,还应是仁者。只有人格高尚的语文教师才能使学生产生信赖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
  学生的人格是在不断地观察、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语文教师的某些良好修养或许能使许多学生终身受益;他们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陋习也许又会给一部分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语文教师不可以不注重人格修养,在学生面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一些良好的人格要求易于为学生接受。教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在行动上体现出良好的人格修养。语文教师除了用话语加以激励、引导之外,更要注重身教的作用。语文教师的实际行动是无声的言语,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他们会以无比的决心践行教师传达出的人格信息。日久天长,学生的良好人格也就潜滋暗长了。“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故言必正言,行必正行,教必正教,相扶以正。”清代教育家王夫之关于人格教育的论述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学习文本的教化作用
  
  语文学习文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优秀人格因素的积淀。在这些文本中,人格不是以抽象的面目出现的,而是融合在了生动可感的形象之中。崇高的人物形象会让学生顿生敬意,产生效仿的意向;卑鄙的人物形象又让他们厌恶至极,从而加以鞭笞……从《离骚》到《红楼梦》,从屈原到曹雪芹,我国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优秀作家举不胜举。生活在中华文化氛围里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到无以伦比的深厚文化的滋养。文化又是多元的,学习文本也应吸收异域文化的精华,丰富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品质。文本也就在富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基础上融入了新鲜元素,塑造出一代又一代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新人。
  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优秀人格的再现。它仿佛一道道甘泉喷涌而出,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学生理解它,并不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获得关于它的知识,不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投射给这个‘Text’而是与Text相遇进行对话,站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时间中理解它,把它看作与人生相关的东西,使它来‘教化’自己,‘引导’自己。”
  
  三、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教师和文本对学生的影响,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作用。其实,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力量。他们朝夕相处,彼此趣味相投,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种种信息的交流,他们身上不同的人格因子随之悄悄潜入彼此的灵魂深处。正如前苏联一位教育家所说,在没有意识到教育的地方,其教育效果最好。语文教师正可利用这一渠道于无形中实施人格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寻找人格修养相对较好的学生,在班上树立榜样。在和其他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的优秀人格品质就传递给了别人。反之,别人的优点也会渗入他们的人格结构中,促使其进一步完善。其次,教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之成为团结、友好的班集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人格优点相互交汇,这该是多么美妙的协奏曲!良好人格的养成就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与靠外力强制的方式比起来,教育效果真有天壤之别。最后,学生在人格形成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引导他们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来解决。这还可提高他们的人格判断力。
  语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中进行人格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语文也将在人格教育中找到自身更大的学科价值。
  罗文平,山东淄博万杰医学院中文教研室教师;邹希云,山东义成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