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大学语文与大学人文教育研究
作者:石秀华
一、思想与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育虽然只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但大学语文丰富的情感内容、睿智的哲理思考、美好的生活描写、深邃的精神世界、多元的文化交融,处理得好的话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有助于心灵的完善、人格的健全,有助于抵御物欲的蒙蔽,防止科学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从而在大学这个人生重要的精神塑造阶段中完成知识分子的教育历程。正如纽曼所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理智的格调,培养大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给大众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使大众热情达到固定的目的,扩充和节制时代的观念,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以及改善私人生活的交往。”[1]在当下这种多元文化时代,这种熏陶和渗透更加重要。
1、大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应该立足于“大”和“文”的特点,体现大语文的特点和文学、文化、文明的定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文化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大学语文的教育不能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翻版,经过了十二年基础建设阶段的语文课学习,又没有了应试和分数的压力,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有了更高层次的诉求。大学语文应该具有大语文的博大胸襟,选择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典作品供学生品读,以培养学生宽阔的文化视野,理解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髓;大语文还体现在把生活纳入语文学习的范围,生活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内容就有多大,大学语文还应该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时事的态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语文教学中处处渗透作品对现代生活和学生当下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启迪。
2、审美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门类越分越细,门户壁垒导致大学专业向精专的方向发展,学生忙于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而缺乏宽阔的文化视野,使人精神压力加大却排遣困难,情感委琐,内心封闭孤独而出现精神扭曲和异常,有的甚至造成对同学、社会、家庭的巨大伤害。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就成为迫切而深远的现实需求。
人文精神指的是围绕人为中心,以人为指向和尺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通俗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关注心灵的世界,关注人生的意义、生死、道德、幸福、痛苦、焦虑等人生问题,趋善向美是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看,与科学的、数学的、逻辑的、实验的方法不一样,在人文认识中,感悟的、直觉的、形象的、情绪性的等非理性手段受到推崇,并且要调动人的情感、意志、好恶等一切主观因素,将其融于人文认识的成果中,其对世界的解释、评价的着重点由外向内,特别关注主体间的理解与沟通,致力于自我的领悟,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依靠人文文化等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这恰恰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所长。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是人类优秀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阅读欣赏它们能陶冶人的情感世界,给人以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共振,让人富有激情和爱心。同时,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判中能调动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展直觉,净化心灵,提升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在这种对优秀文学作品认真阅读理解、欣赏和评判中实现审美性;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来审视以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3、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独立思考的主见、质疑辨伪的敏感、触类旁通的联想和不拘常规的想象,都是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素质。前人、他人的作品,有正有伪,教材选择的虽然都是精品,但难免存在“虽正而不至焉者”。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文化的批判精神。这里所说的批判精神,是指对人类既有的文化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弘扬精华的自省和自信态度。大学生既要具有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气量和魄力,还要有甄别、批判的眼光和胆识,要“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权威,以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要“不断对新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进行分析,加强自己的批判和前瞻功能,为社会提供预测、报警和预防信息”[2]。
大学语文还要培养学生文化的创新精神。文化不仅要批判和继承,文化更需要创新,这样文化才会焕发出恒久的魅力。学习大学语文我们更强调独立和创造,主张读文章要树立与作者平等交流的信念,不轻信,不唯书,敢于向名人经典追问“为什么”,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创新是文化的魅力和活力之所在,创新使文化步入文明、进步,古今中外各国的历史和人类文明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方法与技巧
中国教育长期是应试教育,这种方式一方面教学目的死板僵化,另一方面也带来教学过程的死板僵化,更主要是思想意识的死板僵化。这种教育日益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思想内容也日益与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环境相脱节。它们不受学生的欢迎是必然结果,要搞好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拓展思路进行创新。
彭书雄教授在“人文导航,精神成人——评周金声、江少川主编的《人文大学语文》”里谈到英国语文通过教材里的“人与自然”沟通动物学、地理学、生命科学这三大领域;日本语文教材《灰姑娘的时钟》由童话故事谈到“时钟”和机械时钟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所造成的雇佣劳动制与“时间等于金钱”的经济伦理观念,由此打通了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目前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没有这么类似的编撰形式,但在实际讲授中如果能像以上方法那样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既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学习课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从语文教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说以上是在事物间寻找联系的话,有时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寻找不同点也是一种好办法,也即比较法。前段时间在中央十台(教育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中,有一个系列讲座很火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三国》。易教授就多次运用比较法,效果是一方面强化了讲授者想讲解的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用作对比的知识有时反差较大(即使是如此,它们之所以能放在一起比较肯定具备某些特征的类似),放在一起比较就产生了一种幽默滑稽的效果,给讲授过程增添了趣味性,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容易。
由于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的隔离,加上讲授者理解与学生思维的差异,再者讲授者与接受者年龄差距往往比较大,这也是带来思想理解感情体会差异的自然而然原因,这种原因造成的差异往往更加顽强而难以弥合。同时,在许多学校,大学语文课都是两三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也就是说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常面对大几十甚至百多张面孔,这些人可能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你的课提出了甚至互相矛盾的要求,可谓众口难调。一旦你的课达不到他的要求,就觉得失望,对教材内容讲授本身的隔离感就会加强。在大学尤其是上大课,学生的不参与成为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克服这个困难?根据自己的做法,调动学生参与是有效果的。吸引学生参与的方式可以有提问、讨论、学生翻译古诗(古文)、学生朗读美诗文,如果美诗文很短的话,让他们当堂背诵。有时,还可以做点课外“功课”:课前或课后查阅某个作家其他作品资料,或者研究探讨作家其他方面与深入理解作品相关的问题,必要时写点小论文。总之,学生参与得越多越深入,对作品的理解就越多越深入,对作品的现场感就越强,隔离感就越少。
参考文献:
[1]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M].London:Longmans,1947:9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9,(3)
[3]参见“‘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
注: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大学语文与大学人文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论文。
石秀华,女,武汉科技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