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通过有效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作者:李丽萍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使用习惯等的感受、理解和判断能力。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定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从教材这个基础抓起,指导学生训练好语感基本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引导学生美读,从中受到感染。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该激昂处激昂,该委婉处委婉,总之一定要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美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培养语感。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先对课文进行美读。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听清字音、停顿与节奏等,进而读出感情,从而感染学生,让其感到听老师读课文,既是对语言的欣赏,也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让其从中体会出语言的魅力,激发起美读兴趣。其次,对学生进行美读训练,要有层次、有系统地进行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通过语气、语调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朗的性格特征,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是陕北高原的希望。因此,在上课时,我便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对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优美的句子进一步美读,让学生感受其美。如“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那壮阔、豪放和火烈。在朗读中自然获得了语感。
二、学会品评字词,体味言语精妙。
对课文的字词、句子或段落等,采用品一品、评一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品味语感,把握语感。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写“水涨起来了”,一个“涨”字,就把春天来临,冰雪融化,春水涣涣的样子表现了出来,而换一个“高”字,则不能表现这种含义,而且“高”还用于多种事物。还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钻”字,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不可抑制的生命力,而换成“长”字,就不能表现这样的含义。诸如此类,让学生讨论、比较、品味、咀嚼,他们才能体会出语言运用的妙处,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进而使学生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提高其说话和写作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久而久之,形成语感。
三、深入作品境界,把握作者情感。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的朗读,充分体会我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领略优秀作品遣词造句的精妙,感悟文章内蕴的深厚。特别是对经典作品,更应多朗读,往往会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对文章的内涵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感悟。可结合上下文,从作者的身份、地位、职业、思想、处境、心情及表达目的和写作背景,理解语言、作品的具体含义,从动态中获得语感,把握语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学好课文,学会评析,加深理解。理解包括:字、词、句、段、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标题的关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为儿子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真是催人泪下,为了让学生品读这种语境,我抓住动态词语“探”、“攀”、“倾”等,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以把握语感。
其次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家庭、地位、经历等因素,会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指导学生认清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他的作品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使学生清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新课程设置的前提,对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在读与品中进一步获得语感。
四、结合生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古希腊哲人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急待点燃的火把。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去体验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帮助他们去感悟文章,以培养语感、增强语感。
例如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讲到描写雪地捕鸟的情景,学生们颇感兴趣,我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与此相关的生活体验,学生们纷纷说出“掏鸟窝”、“捉蜻蜓”、“捅马蜂窝”、“用弹弓打鸟”,甚至与文中捕鸟相类似的经历。这样,学生能更深切地体察作者捕鸟时兴奋之情,感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内涵。
又如沈复的《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针对这些,我就提问学生:“你们在童年时代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经历,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获得的“物外之趣”,在班上与同学共享,从而获得童年的乐趣,也就从中获得语感。
五、运用媒体直觉,自主开拓思路。
我还充分利用挂图、板书、影视、录音、电脑等教学媒体,让学生反复地听、看,增强阅读理解的直观性、形象性,以模拟语感,强化语感。
要让学生自觉地模仿,从中吸取精髓,凡有精彩之笔,非凡之笔,均要摄取,为我所用。模仿是很重要的,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要让学生主动模仿板书、影视、录音的重要片段,是提高语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模仿”不是死记硬背式的模仿,形式要灵活,如模仿电视录音解说或表演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等。通过模仿,可以锻炼口语、开拓思路,获得语感。
总之,我认为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可以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如小孩学说话,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听话和说话的语言实践形成口头语感的,还有许多成年人,也完全是在自然形态下,靠读文章和写文章的语言实践形成书面语感的。对于以上五种方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课文灵活加以运用,注重朗读训练,以培养学生语感。多角度、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从中得到语感的培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李丽萍,教师,现居福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