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中生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综述

作者:张 杰




  一、引言
  
  1、快速阅读概念:快速阅读是阅读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读者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阅读材料中主要信息的阅读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应该包含两个主成分:第一,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第二,保证对阅读内容的准确理解。从这两个含义可以看出,快速阅读完全不是表面性的浏览,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张志公认为:“要读得快,同时就要理解得快,并且理解得准确,能够很快地从所读的东西中得到所需要的主要的东西,而没有重要的遗漏,没有错误的理解或者理解不太够的地方。读得快,也了解得快。读得快,也要求记得快,要在几秒钟、几分钟,总之很短的时间之内,把理解了的、需要的东西输入到脑子里去。因此快速阅读的能力也包含着快速理解和快速记忆的能力。允许快,不允许粗,更不允许错。快速阅读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快速阅读能力的整体。”
  2、快速阅读意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阅读是获得信息的一条主要途径。目前世界上的各种书刊、杂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更是铺天盖地。信息的增长速度令人吃惊。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如何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着的一个实际问题。高中生不仅面临高考,更要去为马上进入高等学府和日后工作竞争做好充分准备,阅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一个阅读能力强的人,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提升的机会更大。
  3、快速阅读的计算:如何计算阅读的速度呢?对于快速阅读的成绩,采用两个公式来考察,一个是阅读速度的计算公式,另一个是有效阅读速度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 阅读速度=字数/阅读时间
  阅读速度反映了读者在单位时间内所读的字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的阅读效率。但是,如果单纯用这样一个速度还不能准确地反映读者的阅读效率。因为该公式只考虑了阅读速度的快慢,但是没有考虑阅读的质量如何,即读者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如何,所以我们引进了阅读理解率这个概念。阅读理解率是正确回答问题的分数与问题总分数之比,再乘100%[阅读理解率=(正确回答问题的分数/问题总分数)×100%]。
  公式二 有效阅读速度=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
  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要考察一个人的快速阅读成绩,不能单纯考虑阅读速度或理解的准确率,应该将两者联系起来考虑。这也体现了快速阅读的特点,即在进行快速阅读时,要将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两者兼顾。那么,在阅读训练中如何掌握这两者的关系呢?有关的阅读专家认为,阅读理解率应该在70%-80%之间,如低于70%,表明读得过快了;如高于80%,则表明还可以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
  4、影响快速阅读的因素:一些中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努力集中精力读,为什么就快不起来?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种因素可能是影响阅读速度的原因:
  1.边用手指或笔等工具指着文字,边阅读。
  为了集中注意力,采取这样的办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还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只要到了学习阅读的年龄,其眼睛一定能够不借助手或笔等工具指字阅读。
  2.阅读兴趣和阅读背景知识。
  章凯等人考察了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兴趣对文章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兴趣高的读者对所阅读的内容表现出了更强的推理能力。背景知识对文章的理解是有用的,其作用与兴趣的作用不一样。背景知识对句子的错误判断量有显著影响,而兴趣对其没有作用。
  3.默读。
  学生默读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只是默默无声地动动嘴唇;第二,不动嘴唇,只是舌头或喉部在运动;第三,只是声带在颤动。默读的最大缺点在于使阅读速度等同于说话的速度,从而使阅读速度大大减慢了。
  4.多次不必要的回视。
  遇到难处、生字或其它没有理解好的内容时,学生往往返回去再阅读,出现回视,这种回视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学生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形成了回视的不良习惯,他们回视的次数已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次数。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阅读时,经常阅读那些难度过大的材料,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习惯性回视。
  5.头随阅读移动。
  有学生在阅读时,随着眼睛注视位置的不同,头部也跟着移动,当从左向右阅读一行文字时,头部也会从左向右移动;当看到一行末尾,要换行时,头也会转回去。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存在一定误解,认为这样有助于阅读。客观上讲,人的眼部肌肉完全能让视线从一个字移向另一个字,而不用颈部肌肉的帮助。值得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自己在阅读时头部移动的坏习惯意识不到,这需要教师的及时提醒和纠正。
  6.逐字注视。
  阅读速度较快的学生一次注视可以看清两三个词,而较慢的学生一次只能看清一个词,有时甚至不到一个词。
  以上对影响快速阅读的不良习惯进行了归纳,它们大多是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如果学生有意识改掉这些不良习惯,相信一定能够在原有阅读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
  
  二、快速阅读的基本理论
  
  1、Goodman的自上而下的阅读加工理论。
  对快速阅读的心理过程的实质进行探讨的研究很多,如Perfetti的研究指出,词的再认迅速且自动化是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Jackson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阅读速度与命名匹配所需要的反应时相关。另外,Seymour的研究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加快的主要表现是注视点少,眼停的时间短、回跳消失等。这些研究主要考虑了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着重从微观阅读方面,如词句的解码、眼动模式等探讨快速阅读的实质。此外,关于文章宏观理解的信息加工模式,心理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Gough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解模式,认为阅读者依靠输入文本的字词信息而获得文章的意义。而Goodman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解模型,认为文章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取样、预期、检验、证实”的过程,强调预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在阅读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读者已经有的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对课文进行加工的。阅读过程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即读者在预期的基础上,对那些从知觉中选择出来的、最少的语言线索进行加工,形成暂时的预测和评定。这种暂时的预测和评定在继续阅读中得到证实、拒绝或进一步提炼。所以,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一个有效的读者并非依靠精确的知觉和辨认所有的文字成分,而是选择最少的线索以产生最有效的猜测的一种技能。
  2、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莫雷从宏观阅读的角度探讨学生快速阅读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实验验证了研究的设想,即快速阅读的过程更多地利用概念推动,较少需要材料信息的“预测——证实”的过程。在快速阅读情况下,读者形成对文章的预期越正确、越详尽,就越能减少对材料信息的依赖,可以跳跃式地接受材料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完成阅读。
  此外,杨连清也做了相类似的研究,分析得出,阅读水平低的学生由于对文章的预期水平低,即使在要求快速阅读的情况下,他们所需的材料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他们发现阅读材料中的错字数量并没有减少,而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发现错字数量明显减少。这一研究与莫雷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学生快速阅读文章过程中,主要是一个更多利用概念推动,较少需要材料信息的“预期——证实”的信息加工过程。
  
  三、高中生快速阅读研究的思考
  
  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快速阅读训练方法的问题?,目前国外比较公认的眼动研究(McConkie和Rayner,1975)表明,人在阅读时的知觉广度是有限的。这个研究是以英文为实验材料,有关汉字的阅读知觉研究也有一些,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研究训练方法,要摸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们中小学生的训练方法。
  第二,快速阅读与阅读理解率问题?,应该分具体题型来定,因为快速阅读对涉及中心思想题目的影响较小,但对文章细节题目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说明文中。
  第三,快速阅读所能达到的速度问题,通过阅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速度,但到底能提高多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四,文体与快速阅读的关系,哪类文体更适于快速阅读,这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第五,快速阅读训练的年龄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一个训练最佳年龄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张杰,教师,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