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文言文教学三步诵读法
作者:刘 希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文言文,缺少这样的一种语言环境,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种畏难的情绪。而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初步的文言语感”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的诵读才可能实现。对于读书,古人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对我启发最大的便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书读百遍之多,固然太费时费力,但对书的理解主要是靠自己的读而不是靠别人的讲,单这一点,就大有借鉴之处。因为人要读一辈子书,总不能要别人为自己讲一辈子,所以必须培养自己读懂的能力。而且诵读文章的过程,不单纯是口在读,而且是耳在听、脑在想的综合思维的过程。十几岁的中学生,头脑发育比较健全了,除了具有较强的记忆力,他们的思维也比较活跃,理解力也逐步增强。因此,学生在对文章的仔细阅读中,完全具备了自学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和经验去理解和领会文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文言文教学的三步诵读法,这里阐述如下,以求得同行们的指正。
一是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对每一篇文言文,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诵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出声朗读,读准字音,分清句读,读出各种句式的语气,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如《师说》中几处容易读错语句的停顿:“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吾从/而师之。”
二是细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新教材每篇课文的注释都比较详细,再结合工具书,学生完全可以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对于一些自己独立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果讨论后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归纳起来,再由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解决。
三是品味文章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最后能够熟读成诵。这是一个含英咀华的过程。在精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有了很好的了解,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在组内达成一致的意见,然后在班上交流。在上《阿房宫赋》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认为好的句段进行赏析。如这些句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首先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其次,“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筑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最后对一些典范的文章应要求学生背诵。因为要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必须熟知课文,也就是背诵。背诵不仅能积累文言词语,还能将各段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正应该多背诵一些古诗文,而少学一点翻译和繁琐无用的分析。对古诗文,大多可不作条分缕析的讲解,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这样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反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希,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