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作者:郝光霞




  诗歌是用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高度概括的语言,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要抒发感情,往往要借助于意象,烘托特定的意境,这就要求诗也要讲究色彩的运用、颜色的对照、映衬、色调光线的变化,在读者面前造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
  自古以来,诗歌就有用色彩描写塑造意象,表达感情的传统。《诗经》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何草不黄”等句子。唐诗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表达技巧成熟、完善,用色彩营造意境,表情达意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白“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居易“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从这些句子中不难看出“诗中画”主要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巧妙搭配、相互映衬。那么一般出现在诗里的颜色词汇有哪些呢?
  从大量诗词中我们发现,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那么,这些词汇是如何塑造形象、烘托意境的呢?
  我们知道,运用于文学艺术中的色彩已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界色彩,而是经过加工提炼溶入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形象即意象,它往往由表示色彩的词语和表示富有色彩的事物的词组成,如“红花”、“碧波”等。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作者连用两组色彩,黄嘴啄红花,燕尾点绿波,色彩分明,调子和谐,不仅在直观上引起对色彩的美感和联想,而且色彩美增加意境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如画春光,表达作者欢快的心情。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诗人用色很注意搭配,处理好各种不同色彩间的对比关系,使它们彼此烘托,互相映衬,是许多著名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杜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调,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变化,彼此烘托,构成一幅幅色调鲜明的画面,给人艺术的享受。除了黑白、明暗对比,古诗中常常有红(暖)绿(冷)两色的映衬,“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这些作者或以“红”衬“绿”,使“绿”更为突出,或以“绿”托“红”,使红更加耀眼,或红绿互相映衬,形象鲜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有的诗人用同一色调,但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融淡黄入深黄,蝶花浑然一体。
  也有诗人所写诗词全篇用色,勾画背景,诗的境界更为广阔,色调更加鲜明,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一开始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料地用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的勾画出一幅春景图。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愁云惨淡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飞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多么和谐而又美丽,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塞外图景。
  还有得诗只写景物,不用颜色字,但由于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在总体上形成某种色调,因而也具有较强色彩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是一组为人熟知的自然景物,它们的形态、色泽易于联想: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松林上,清清的泉水漫过石磐淙淙地流着……一幅淡雅朦胧的山水画尽在眼前。再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一种苍茫的色调,画出了广阔无垠的草原形象。
  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更深层的认识。
  郝光霞,陕西绥德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