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评温儒敏先生的《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

作者:艾士薇




  目前教育界对课改的讨论如火如荼。的确,要发展教育,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虽然对“语文”的理解还未取得真正的共识,但伴随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已是势不可挡,一时之间,不同“特色”的中学语文教材纷至沓来,但由于质量参差不齐,质疑声不绝于耳。《大学语文》则从开设到取消,再到重新开设,历经了几番风雨,学生对这门功课及其教材的反响不一,甚至视其为“高四语文”,充满了调侃和嘲弄。至于大学中文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同样充满了怀疑和批评的声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开展我国的中学和大学语文教育,高校的中文系又应该如何来培养优秀的语文教育人才和高素质的文学研究人才?目前的教育学术界依旧众说纷纭,温和的建议有之,激烈的批评有之,充满了困惑和迷茫。而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的新著《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为上述问题的回答,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正如温先生在《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中所说的那样:“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积累,不宜变动太过频繁。”时下的语文和文学教育改革之路到底该怎么走?我们可以倾听一下温先生的声音,这就是:守正创新,稳中求变。
  
  一、什么是“守正创新”?
  
  温先生在《在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重提了中文系建系90周年时提出的“守正创新”理念。他认为:“‘守正’,就是坚持和发扬优良的学术传统,充分发挥原有的学科优势,保持特色;在这个前提下,再努力‘创新’,更新观念,谋求更大的发展。……我们积极探索传统的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切实闯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又对那种丢掉特色的赶风潮追风保持警惕,决不为‘改革’而‘改革’,搞那些好看而无根的所谓‘创新’。”
  虽然温先生是谈到北大中文系今后的发展时提出的“守正创新”,但实际上,这一教育改革理念贯穿了他对目前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和中文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全部领域。
  在温先生看来,在注重大学语文教育理念、教材和教法创新的同时,还是应当守住“语文”的根本,要从“语文”能力出发,进行一系列读写训练。如同中学语文教学一样,工具性仍然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所谓人文性的提升和扩充,必须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之上。不同的只是在于,和中学语文教学相比,大学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涵更加的深广了,它甚至还承担了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所败坏的语文胃口的重任。由此看来,温先生的大学语文课改理念,依然是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
  关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学改革,温先生同样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在《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一文中,温先生写道:“我们提出一个改革的宗旨是‘守正创新’。所谓‘正’就是自己好的学科传统、学风与优势,必须保持、守住。像北大中文系这样的老系,其特色、优势,甚至‘系格’,都应当保持和发扬光大,这是变革的基础。但同时应当‘创新’,‘创新’不等于‘逐新’,去做自己其实不能做或不适合做的事情。我们是走‘拓展内涵’的路子,创造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学科生长点,逐步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守正创新”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今的教育界提“创新”过多,而谈及“守正”,都会形成一种固定思维,简单地以为是“守旧”,其实不然。温先生提出“守正创新”,看似保守,实则是一种稳中求变的教改方略,其背后确有其特殊的针对性。
  首先,相对于目前大力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潮流,温先生提出要重视中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这看似逆课改潮流而动,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良苦用心。
  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自此以后,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社会上仿佛人人都在奢谈“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大有泛滥成灾之势。众所周知,提倡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理念。然而,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习惯地开始走极端。事实上,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明显存在着忽视,乃至有意压抑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偏向。泡沫的“人文性”有彻底淹没“工具性”的危险。对此,温先生在《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答<语文教学与研究>记者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但并不是只有语文课才有人文精神。……在大家都讲语文的人文性时,我们还要注意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教学不能以培养文人、培养作家为目标,连大学中文系都不能以此为目标。学语文主要是要学会表达,学会熟练准确地使用汉语。”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过度提倡素质教育,忽视其前提和基础训练,进而导致了中学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落空。正是在这种时潮和背景下,温先生重提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并不等于要轻视其“工具性”。只有正确和适当地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所谓“人文性”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落实并得以展开。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够犯激进和保守的错误,任何走极端的行为都将会给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守正创新”,稳中求变才是比较切实的出路。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看温先生为什么要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提出“守正创新”?
  谈到大学语文为什么中断后又重新开设的问题,温先生在《<高等语文>编写意图及对“大学语文”教改的设想》中说:“许多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初衷主要是为那些上了大学而语文基础又比较差的学生补课;特别是理科生,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中学阶段可能偏科,读写能力欠缺,就想通过‘大学语文’来解决他们这个问题。有些理科院系的领导和老师是主张开设‘大学语文’的,因为他们也发现许多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太差,甚至连写个实验报告都可能说不清楚。理科老师的想法很实际,要求开设‘大学语文’就是要马上给学生补课,解决写作不过关的问题。”然而,这样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理解,他们上大学语文课,只是为了赚学分敷衍一下,甚至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温先生为什么要在大学中文学科课改中提出“守正创新”的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大至社会的阶层结构,小至大学的学科设置,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大学中文系不再是考生们的首选,他们较多地选择了能与现实经济利益挂钩的专业,像以往作为冷门存在的经济学已经成为现在的热门学科。其次,自从1999年大学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毕业待业、失业的学生大有人在。为了以后发展和工作的考虑,优秀大学的学生,选择考雅思、托福和GRE,出国留学;普通大学的学生也不忘考四、六级,多拿几个“证书”和“本本”,希望能够在工作竞争中增加砝码。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学生已经屈指可数。其三,对于各个大学来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三类学院想升为二类,二类学院想升一类,成为一类大学之后,还有“211工程”、“985工程”,等等。大学在为名誉努力,学科在为竞争“国家重点学科”做工作,自然,应该要落到实处的工作就极有可能变成了一张白纸,学生的教育也就会被疏忽。可以说,重点大学、普通大学都会遇到以上情况,这就加强了大学中文专业课改的必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