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作者:王承栋




  所谓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探究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其关键是为学生营造适宜探究的教学环境,其有效策略是善于设疑导问,其途径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另外对其过程及结果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独特的个性智慧。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此一定要创设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探讨问题的氛围。这个过程,应是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导读的时候,切忌居高临下,摆出权威的身份来,或以自己的观点来左右学生的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或以不容申辩的口吻针对学生的见解认识来提出疑问,或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观点;教师应该作为专题研究的参与者来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换看法。教学应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地、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此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如在上《祝福》这课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到底是怎样死的?同在大年之夜死去,祥林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有何不同?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大家情绪亢奋,纷纷讨论,思维的火花在自由的讨论气氛中闪烁。对于祥林嫂,有的说,她死于饥饿,有的说,她死于寒冷。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见解特经典:“祥林嫂走累了,她坐下来,想休息一下,却睡着了。梦中,她来到了阴司,见到了两位丈夫,她原以为自己会被他们抢夺,却不料丈夫们都嫌弃她不洁,都不要她,于是她从流浪婆成了孤魂野鬼。猛然间,阿毛也喊她离开自己。这一下她惊醒了。但,她更没有信心了。这样,在想死而又不敢死,不敢死又无法活下去的矛盾中,被惊吓而死了。”对于和小女孩的对比,笔者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找依据来证实“祥林嫂死的很惨”这一看法。学生有的翻书查找,有的沉思默想,有的窃窃私语,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祥林嫂临死前问“我”人死后有没有灵魂,这说明她对封建迷信是半信半疑,但没有否定迷信,所以怀着恐惧的心态死去,而卖火柴的小女孩“见到了奶奶,升入天堂”,则满怀喜悦而死。
  这样创设与原先学习情景相反的新情境,采用讨论方法,气氛活跃,轻松自如,为学生思维的突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懂得,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给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寻根究底。
  
  独创性是创造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为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问难,寻根究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1]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探究活动是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文本后进行的,这当中应该让学生有自己思考并试着解惑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和理解时产生的疑问在书上作上记号,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并在文章里作出旁注,以便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探究。要让学生会疑,就不要迷信课本及权威,而应主动探索,大胆怀疑前人之说。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之作很多,其选文、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习惯、表意不明的句子,或注释不准确的条文。倘若以名家之文就是名文,不会有误为由,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制学生的发现力。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辨明是非。
  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的研究阅读为例。论述秦国灭亡的原因,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杜牧则认为是“秦爱纷奢”。文章虽然论证严密,但其认识不免片面。为此,笔者设置一些问题,引发讨论、争辩,并进而让学生去探索求证、产生新见:如果秦国能像贾谊所设想的那样,不施暴政而行仁政,或像杜牧所言“复爱六国之民”,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去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研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实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来思考,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谈改革图强增国力,或谈反腐败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力量大,等等。再如《师说》,韩愈提出师道尊严,但对巫医乐师之人的看待也有其片面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是不正确的。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层探究。
  
  探究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探究活动重视的是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老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作者提到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去理解,搜集大量资料后再探讨。如学习《闺塾》(也称《秋香闹学》)一文,笔者提问:“到底谁在闹?为何而闹?”学习《窦娥冤》一文,笔者提问:“窦娥个人的情绪与社会矛盾哪个更主要?两者如何对立而统一?”学生课外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就会容易地认识到这是特殊时代的偏见,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说此话的态度了,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能否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注重学生作业评价,培养学生的兴趣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非常注意每堂课的小结,在小结中,课堂教学的重点再一次有条理的呈现给学生,以便加深记忆。同时教师还会留一定量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然而传统教学中的每节课后的语文作业,除了写作作业,一般都着眼在语言积累和语言训练上。诚然,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2]语文的课外作业,如果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话,那么,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高考是所有高中教师回避不了的话题,本来,“应试能力”作为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在应考之前进行必要的训练,无可厚非。问题是语文成绩的取得,决不是靠这种“题海式”的训练所能奏效的。即使从纯应试角度看,语文学习成绩也不能像某些学科那样,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这种课后的作业训练,往往既独立于课文内容之外,又脱离了生活和文化的意义,不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因此,有必要尝试着对传统作业进行一些改造,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教学完《过秦论》《阿房宫赋》,再让学生课外阅读苏洵、苏辙、李帧的《六国论》;教学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再读《江城子·记梦》,互相对比,进行知识的延伸。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作业总结评价要注意四点:一是对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的评价,学生作业不应以结论为主,而应以方法和过程的评价为主;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它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注释:
  [1]张伯行:《学规类编》,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卷四,第38页。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第182—183页。
  王承栋,教育硕士,甘肃靖远煤业公司一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