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感受

作者:岳二平




  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引领学生寻找文本里带共性的东西,从而以这种共振效应来驱动学生的“反观”效应(学生在感受作品过程中既有情感上的共鸣,又能在理趣上得到提升,同时在体验上有契合与呼应),以帮助学生有序而有效的阅读与鉴赏呢?
  一、鉴赏中的共振效应。作品与读者,往往相对处在各自独立的系统里,他们之所以能契合一统,全凭鉴赏这一中介,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作品相对成为被鉴赏的客体,而读者作为鉴赏主体,它的引发全凭客体的内在各个点。因此,作品对读者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制约性。作者在作品总有意或无意地给读者以某种理解的契点(或暗示层),鉴赏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两种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力的作用。一种是读者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对形象的不断追求、完善和再造的力,一种是形象本身在自我发展、完善和创造过程中对读者愈来愈浓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它们交织着,彼此影响,促使形象沿着一定的方向趋于生动和完美,即鉴赏思维和创造思维同步,从而确定作品形象所呈示的自身素质。
  二、情景的制约性。在鉴赏中,我们可以发现,读者可完满地表达自己对作品中对象的判断,必然要将自己融入其中,因此,常常又受到具体的故事、具体的人物、具体事物自身活动场景的局限,也就不得不牺牲自我的某种判断,也就形成了鉴赏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正是这种冲突把读者的独立性和对象的特殊情景融会在一起,凝固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从审美观点看,人的任何思维活动,包括感觉、知觉和理性思考,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必然要受到这种情景的牵制和影响。我们在读《雪浪花》时,眼前总浮现浪花执拗地咬噬礁石的情景;读《赤壁赋》则找到客吹洞箫和苏子扣舷而歌;读《古梅的象征》则时时浮现老梅树渴望知者而不得的沮丧神态;……这一系列情景总在潜移默化之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我们对语义的理解、句义的理解、篇章的把握、形成的界定,无不受着情景制约和牵引,读者多又总是在限制与超越、被动与主动的冲突中作出较为合乎情理的鉴定,从而实现作品的意义和读者的意义,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
  三、鉴赏中的个性感受。说到底,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因此,它既受到作品形象本身的制约,但同时又无法规范多种多样的个性感受的突破。按照审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人类的情感生活,是一种能动的结构。作为形象,它需要鉴赏者来理解它,服从它的自然性质,然后用主体的生命去充实它。然而作为鉴赏者,对于具体形象具有超越具体的思考,它要求形象归随自己,用自我的力量去驾驭它,并且希望自己的主观情思在形象身上得到印证,最终发现和实现自己。
  我们说,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意义毕竟是个恒量,它凝集了作者在某种情景下或心态下的思考。但是由于读者在阅读和鉴赏时未必处在同样背景、情景、心态中,因而,读者赋予作品的意义,除了和作者同构的那层外,往往更多融入了他自己在某种情景或特定心态下阅读时的思考,于是,作品的意义这时又是个变量。形象本身所具有的素质,关系越丰富,越有层次,其变量也就越大。因为,任何一种艺术不仅只是“自我和生活的合成,而是具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艺术创造是超越生活的,因为它不仅是在证实一个已知存在,而且在探索和开拓一个未知世界”。鉴赏的终极是作出审美判断,获取美的享受,而美又总是在被动中求得主动的过程中自由发现和创造的,没有发现和创造,便没有鉴赏。
  鉴赏,是作品形象求取在读者身上相似的感应,这便决定了它对读者的规范和制约,一般地说,它要求读者循着它指引的方向进行艺术鉴赏。语词、情景、句义等因素的制约性告诉我们:鉴赏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阅读鉴赏毕竟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千变万化,既要把握它的脉络,又要激励个性创造。鉴赏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没有共性,鉴赏则游离无端;没有个性,鉴赏则生涩呆板。掌握好鉴赏规律,“隔一层朦胧看世界”也是妙趣横生的。晓得这一点,无疑会有助于我们鉴赏水平的提高;从而完善对话过程。我们的努力,就是让语文教育成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岳二平,教师,现居河北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