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依托文本做好随文练笔

作者:徐晓红 陈碧英




  一、随文练笔的提出及意义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在的统编教材明确地把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排,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是为了线索简明,序列清晰,但在教学实际中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与写作相脱节的现象,弄成阅读是阅读,习作是习作两张皮的情况。长此以往,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基于这样的认识,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被许多语文教师所接受。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现行的阅读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描写优美,语言规范的句式、段式、开头、结尾等,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边读边写,读写结合的做法,有利于写作知识的巩固,写作技能的提高。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又是如何呢?
  
  二、随文练笔训练的现状
  
  随文练笔与阅读的结合是多角度的,有的是写阅读时所想到的,有的是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有的则是把了解到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记下来。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一)重方法指导,轻内容创新。
  教师在练笔前的指导往往花时较多,有时整整用一节课。教师生怕学生不会写,写不好,于是指导得非常详尽,把写什么,怎样写等等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交代,甚至列出具体的提纲,提供一大串词语。这样的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样详尽的指导,实际上是给学生的练笔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学生就不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写出来的习作也往往大同小异。
  (二)重方法迁移,轻情感体验。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表达方式讲解到位。在练笔的过程中,对练笔的内容选择也不作出具体要求。但许多学生还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又缺乏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不会积累习作材料。所以一到练笔,就不知从何入手,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就依样画瓢,干巴巴的,无真情可言。
  (三)重个性表达,轻语言规范。
  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过分关注语言的个性表达,力求语言的奇与新,再加之学生对网络语言、卡通语言的追捧,因此,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受到了忽视。特别是理解性的,或是想象性的练笔,语言表达的不规范特别严重。
  实际教学中的这些现象,都影响随文练笔的实效。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练笔训练的实效性呢?
  
  三、提高随文练笔训练实效的策略
  
  阅读是为了吸收,习作是为了表达,随文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吸收与表达的桥梁。要想提高训练的实效,首先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找准训练点。
  (一)有效随文练笔训练点的选择。
  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教科书重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捕捉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练笔。
  1.情感喷发处。在很多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形成文本的耐人寻味之处。紧紧地抓住,你就能让学生的心与文字直接对话,聆听着文字的呼吸,感受着文字张力,从而能够达成深刻思维、细腻情感与敏锐语感的共生共存。
  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会消解,会淡散。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使他们把语言的内化、情感的积淀、思想的领悟喷薄而出。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2.空白补充处。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结构,课堂练笔要捕捉住这些空白结构中的有效练笔点,以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
  3.文本拓展处。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以整体的观照,回马一枪,在课堂的结束处,指向文本的整体,往往能给予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充实了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4.技能迁移处。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咏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
  5.意象还原处。我们可以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结合课文心摹手追,体会语感,吸纳作者的表达方式,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
  (二)有效随文练笔训练的方式。
  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就能避免机械无味,让课文中情和言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
  1.仿写式练笔。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仿写式练笔可分为三种方式:
  (1)单项仿写式。即仿照课文某一个方面来写,或者练写的一件事,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单项训练好比一台机器的零件,零件做好了,就能组装成一台合格的机器。结合阅读练习单项仿写,学生学以致用见效快。
  (2)片断仿写式。片断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它不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这种局部模仿,范文较多,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片断训练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学生自取,形式模仿加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3)全文仿写式。着眼于整篇文章,进行随文练笔,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如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突出重点、安排顺序、真情实感等方面。
  2.续写式练笔。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常用方式有四种:
  (1)结尾续写式。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此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训练。
  (2)情节扩展式。课文中有些内容作者仅用简短的词句带过,具体内容要由读者去领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情和理解。
  (3)填补空白式。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
  3.理解式练笔。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练笔写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方式有两种:
  (1)中心突破式。课文中常常有提纲挈领的中心句,它往往是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主线,整体把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读文有感式。有些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情绪亢奋状态下写体会,有水到渠成之妙。
  4.转换式练笔。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的训练力度。方式有三种:
  (1)体裁改变式。同一题材,换一换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创造性表述,与原作比比谁棒,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习作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词语联珠式。课文中一些重要词语的教学,可以把它集中在一块,一线串珠,能运用即是理解。
  (3)移花接木式。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
  5.巩固式练笔。通常一堂课快结束时,都要进行全文总结,梳理知识以进行巩固。
  在阅读教学时,应依托文本,选择有效的随文练笔的训练点,再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当的训练方式,进行扎实有效的练笔训练。长此以往,多读多写,聚沙成塔,学生的表达能力定能得以提高,习作能力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徐晓红,陈碧英,教师,现居浙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