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课导语之美

作者:梁爱丽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堂课的开头即导语(或称“入话”、“破题”、“开讲”、“引入”)也是如此,导语设计得精美,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很快地投入到学习情景中去。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导语之美。
  第一是导语的情感美。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使导语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必须充满美的情感。特级教师于漪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她在讲授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安排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颂,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这样的导语,感情真挚,充满美的魅力。它可以拨动每一个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对泰山乃至祖国的无限热爱。
  是导语的意境美。语文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先有表情地吟诵一首与课文有关的诗词,然后导入新课,通过诗词中美的意境感染学生。如教《李愬雪夜入蔡州》,先让学生领会王建的七绝《赠李愬仆射》:“和雪胡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星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阵。”雪夜行军,军旗冻定,马也不叫了,可见其寒难当。李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大雪之夜奇袭蔡州呢?怎样奇袭?战果如何?意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把那些优美的散文片段编成一首诗,通过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讲授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一节时,可用这样的导语:“天山脚下走,野花过人头;溪流轻荡漾,山色渐温柔;蹄响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夏作春图画,人在画中游。”
  第三是导语的图画美。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本身就是一幅或多幅图画,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开始就能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画,从而带领学生领略图画之美。江苏肖骑老师在教《果树园》的时候,精心设计的导语就富有图画美:“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富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珠,像甘霖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那么,清晨的果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随着作者丁玲的行踪去观察一下《果树园》清晨的美景吧!”这幅画面多姿多彩,美妙传神。它可以激起学生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使学生走进佳境之中。
  第四是导语的悬念美。导语悬念的美可以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学内容。例如,特级教师于漪教《孔乙己》时,她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无不被这个苦人儿的形象所感染。据鲁迅的朋友说,鲁迅对自己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喜欢这篇《孔乙己》呢?同学们读后就理解了。这样就在学生的思维中起了悬念,激发起他们学习这篇小说的浓厚兴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语文课型灵活多变,语文导语也多种多样,但不论那一种导语,都必须具有美的吸引力。当然,导语美的因素十分丰富,且不少美的因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此不再论及。
  梁爱丽,河南驻马店市技工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