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阿房宫赋》注释献疑

作者:蒋福秀 杨向东




  笔者在备课杜牧《阿房宫赋》时发现部分注释存在疑点,这给准确地理解课文带来一定困难,现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教科书注释:“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乾卦》:‘云从龙。’古人认为有龙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注文看似字字落实的直译,其实不够确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会先讲明它是什么,然后在向别人提出疑问——这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我们一般是先提问,然后再顺理成章地作出解释。
  作者之所以颠倒一下顺序,目的是为了突出“长桥”。那么,我们注释时就应该把顺序调整好。翻译成现代汉语既要注意到“形似”,更要注意到“神似”,最好是要做到“形”“神”兼备。否则既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又令人费解。
  那么,“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可翻译为:“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原来是长长的桥卧在水上。”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教科书注:“每一部分肌肤,每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妍,美丽。”
  笔者认为此注不准确。理由有二:
  (1)从语言分析,“肌”与“态”相应,“容”与“妍”相对。“态”和“妍”皆是形容词充当谓语,语意也相同,都作“美丽“讲。
  “态”本是个会意字,许慎《说文解字》注云:“態(态),意也。从心从能。”因此,“态”本义为“意”。段玉裁注:“心所能必见于外。”可以引申为“娇媚也”(见《中华大字典》)如果按注释讲作“姿态的美好“,联系其陈述对象“肌”来看,就显得非常别扭。
  (2)这句话本来是描绘宫女之多之美的。把“一”解作“每一部分”,令人费解,构成“一A一B”四字格词语,并不表示事物每一部分,如《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公,惟克涌也。”《礼·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女也,岂一手一足哉!”两例中的“一”决不是“德”或“心”的一部分,也不是“手”或“足”的一部分,而是运用局部代替整体的借代修辞手法,“一”其实是指代整体。这种修辞在古代汉语中并不鲜见,如:①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之斧。”中“皓齿蛾眉”指代美女。②曹植《对酒》“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负载。”句中“斑白”指代“美女”。
  故这里“一肌一容”应指阿房宫里每一位宫女的肌肤和容貌。作者的这一独具匠心的借代,既幽默地指出宫女们是专以容颜体态取幸于秦始皇的,又辛辣地讽刺了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注者忽视了这里的借代手法而机械译注,当然难免大悖文意。
  因此,笔者认为“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应该翻译为:“(阿房宫里每一位宫女的)肌肤和容貌都无比娇媚,无比漂亮。”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教科书注“戍卒叫”:“指陈涉、吴广号召起义。”
  注“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拔,攻占。”
  注“楚人一炬”:“指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天不灭。炬,火把。这里指焚烧。”
  三条注释讲了三个历史事实,但第二条注释与实际情况不符,首先攻入函谷关的应该是陈涉、吴广的军队。公元前209年9月,陈涉派部将周文“西击秦,行收兵,至关(函谷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地名,在咸阳附近),军焉。”虽然周文在戏驻扎不久,就被章邯赶出函谷关,但是要比刘邦进入函谷关整整早三年,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看,“函谷举”也应该指的是陈涉、吴广。本文是典型的骈体赋文,章句严整。“戍卒叫”四句,每两句为一层次:“戍卒叫”与“函谷举”构成一组对偶句,表示一层意思。每层中两句构成因果关系,正因为“戍卒叫”才有“函谷”被“举”的结果,“举”的陈述对象是承前省略的“戍卒”(即陈涉、吴广)。正因为“楚人一炬”才有“可怜焦土”的慨叹,如果依照课文注释,前三句指并列的三件历史事实,第四句就令人费解,而且与骈体赋文“章句严整”的特点相悖。
  因此,“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以翻译为:“陈涉、吴广率领起义的戍卒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占了,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蒋福秀,杨向东,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