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文学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家金




  众所周知,文史结合一直是我国历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不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史诗的呐喊,亦或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门阀制度的兴衰,这些文史结合的典范无不印证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或腴辞润简,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评述。
  那么,在历史的日常教学中,怎样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文史结合呢?
  1、从历史书本的课题、标题的文学性中进行文史结合的引导和讲解,激发广大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本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这就是课题、甚至是标题尽可能文学化。即往往用一句诗点明本部分的内容。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的第十课,课的题目就是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诗——秦王扫六合。全诗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通过对这首《古风》诗的讲解,既能体味李白的豪迈和奔放,也能读出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大功绩。从而使学生从文史结合的教学中感受文学之美,又体味历史画卷的辽阔和恢宏。文史结合,相得益彰。
  2、从语文的角度,解释字词,从而导入历史知识的传授。
  历史课本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容易混淆又有其特殊含义的字词,如在讲印度历史时,会出现“土兵起义”这一名称,学生往往把它读成容易理解成“士兵起义”,这就需要解释“土兵”就是本地的兵或军队,从而把握和理解“印度土兵起义的”实质,就是一场伟大的反殖民统治的斗争,其意义就了然于心。如学生对明清的“改土归流”不甚理解。如果老师用“土生土长”或“土著”来解释“改土归流”中的土,翻译成土司(少数民族本地世袭的官),学生就理解了。有些难理解的词:禅让、和亲、瓦子、蹴鞠。应认真讲解,不能敷衍过去,否则,历史课中的生冷字、词会让学生感到茫然,繁琐,从而使教学效果下降。
  3、利用成语、典故、诗词等生动的语文材料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例如:在讲“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所写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句诗时,并补充曹丕逼曹植所作的“七步诗”的故事,就能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讲解能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进行纵向比较。曹丕和曹植同属一家,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大旗下也同属一家,得出不应自相残杀的道理。又能说到“建安文学”曹三父子的文章才情,同时又歌咏了总理的文武双全。还能增强学生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战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4、用歌词和诗联等语文材料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质量。
  如讲南宋文学时,我让学生听流行歌曲《月满西楼》。既让学生在古典的旋律下享受音乐的美妙,又能通过歌词里,特别是一句“花落飘零水自流”让学生感慨国破家亡的女诗人李清照的婉约凄美:“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落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讲解写词的一些简单方法和计巧以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首宋词风格的诗词。我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的跃跃欲试,大显身手的心情,我选出了其中一首学生写的作品《卜算子?秋叹》。(初二(4)班宫海燕)“朔风,人面寒,黄叶碧空劲舞狂欢。又是一年秋韵至,寂寞敲心鼓。虽处众芸间,知音觅,难又难高山流水钟俞交,何日梦再还。”
  讲岳飞抗金时,解读岳飞的《满江红》,能更好体会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事业未竟的潸然泪下,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启迪多少莘莘学子。点点滴滴无不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文史结合的实践,在历史教学中还有其他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本着求真、务实、坚持、有度的原则,就一定会在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方面,开出奇葩,结出硕果。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只要不断地在文史结合的海洋中遨游,就一定实现蒲松龄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箴言。也一定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从自由之路走向成功之路。
  
  李家金,教师,现居南京。